2025年02月06日
第2版 综合新闻返回

河北保定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农民日报 | 2025年02月06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重点,多举措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如今,全市完成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153.6万亩,总投资42.56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0.8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89.2%。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强农、绿色固农,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绿色转型稳步向前,农村多元价值充分发挥,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全市现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5家、现代农业园区280家,“两品一标”402个,注册商标318个。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5.5万亩,总产量262.8万吨,新优品种率100%。

  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都市农业创新研究院、“博士”农场、农业驿站等4个科创平台,培育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职业经理人、高素质农民4支队伍,“高、新、精”技术研发和运用成效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比重持续增加,全市特色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截至2024年底,152家“博士”农场引进高端人才1176人,培育引进新品种823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67个。100家农业创新驿站累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521项,培育农业品牌100余个,带动农户近15万户。

  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37.09万亩,土地流转率54.57%,其中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1.04%。高效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建设完成保定小院1897套。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4万家,家庭农场超过8000个,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