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农垦灵武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武农场”)大力推广应用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密植精准调控等技术,示范带动宁夏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智能精准水肥控制决策及盐碱地改良。
经过近三年的试验推广,灵武农场玉米数字化种植高产示范项目已拓展至1.39万亩,成效明显——单产较大水漫灌增长500公斤,亩均节水42.1%、节省人工成本70%,新增有效播种面积8%以上,亩均增收500元以上。
该项目以高效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配套北斗智导精量播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水—土—作物监测与调控技术、病虫害监测预警及统防统治技术、健康土壤培育及产能协同提升等技术。项目科学划分轮灌组,以一个灌溉系统为单位,建立网格化、地块化“田间数据档案”,每年测土两次,采集土壤养分、墒情、湿润锋、蒸发量、降雨量和全生育期关键节点作物生长指标等数据。项目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养分田间试验成果以及作物生育期对不同养分需求规律等,确定施肥总量、肥料配比与阶段使用量,建立准确的施肥模型,切实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精准把控肥料使用量,百亩误差小于0.1L,种植成本1120元/亩,较传统种植每亩成本降低了83元。”灵武农场玉米数字化项目负责人说。
在灵武农场草业公司二管区田地里,机车轰鸣,一辆辆配备卫星定位系统的大马力农机正牵引着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匀速前进,高标准进行压管、播种同时作业,旁边9.9万方容量的蓄水池也早已为播种后的首次滴灌做好了准备。蓄水池安装了雷达液位计,可实施水资源调配。当土壤墒情监测仪判断土壤剖面水分含量达到最低时,对应的轮灌组自动启动,达到灌水上限时停止灌溉,并按土壤墒情状况切换到下一个轮灌组。通过节水灌溉,每亩土地可节水185立方米。
灵武农场项目运维负责人李志航介绍:“以往灵武农场是‘农渠—条田—农沟’的布局,条田宽度只有50米左右。通过实施高效节水、暗管排水、平田整地等工程措施,过去的一渠一沟灌排方式升级为高效节水滴灌。”
“使用滴灌,现在7000亩地有5名到7名人员就可以实现管理。”宁夏农垦灵武农场副总经理马荣国说。
马荣国表示,灵武农场以打造“智慧农业、无人农场、有机农品、零碳农垦”为目标,持续推进粮食作物数字化种植高产示范项目建设及推广。在测墒灌溉方面,通过智能机器监控,使得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至92%之间,且在湿润宽度达标的同时,湿润深度达到35至40厘米,切实有效地阻断地下水位的上升;在精准施肥方面,智慧农业种植施肥决策系统将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流失和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精量单粒播种方面,采用北斗导航精量单粒播种技术,株距偏差不超过2厘米,播种精准度明显提高;在精准管理与决策支持方面,采用“软件+硬件+种植”的模式,应用云平台关联农业生产场景布置的设施设备,实时监测、掌握环境因素变化和田间状态,及时调整种植、灌溉方案……多措并举,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