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冽冬日,走进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犇犇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挤奶车间,先进的挤奶流水线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有序引导着奶牛进入挤奶位,等待着设备启动。在生鲜牛乳销售价格低迷时期,饲料价格却逆市上涨,不少奶企面临收益倒挂的困境。一项政策性保险的助力,为奶企撑起了“防护伞”。
“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生鲜乳产业链饲料期货价格保险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每公斤牛奶价格低于3元,则会进行赔付。这种政策性保险为我们奶企注入了‘金融活水’,让我们顺利渡过难关。”犇犇牧业总经理温亚洲说。
据阳高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生鲜乳产业链饲料期货价格保险的实施,重点解决在生鲜牛乳销售价格低迷的情况下,饲料价格逆市上涨造成的收益倒挂问题,通过“保险+期货”双重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保障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利益,提振了龙头企业及养殖户的信心,增强了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助力奶牛养殖企业顺利度过低谷期,进而保障生鲜乳产业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争取金融助力,赋能畜牧业发展新动力。2024年,大同市创新养殖保险新模式,联合太平洋财险、平安保险推出“保险+期货”的生猪期货价格保险和肉牛养殖保险,采取“期货补贴+市县补贴+参保对象自缴”的方式,共为全市252户养殖户提供了3.1亿元的生猪养殖风险保障。在阳高县、云州区开展肉牛、奶牛价格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助力488万元,撬动保险企业为养殖企业提供约1.34亿元的风险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