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第1版 要闻返回

“小方块”里的大潜能

——从一枚“浙农码”看浙江智慧农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农民日报 | 2025年01月18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拿手机种地,持平板养鱼;猪住进“智能公寓”,羊绑定“电子身份”;植物工厂里,单产可达露地栽培的数十倍;智慧蛋鸡场内,人均可管11万只鸡,得益于精细把控,饲料量还能减去一成;消费者手机一扫二维码,所购产品的前世今生皆知晓……今天在浙江,这些场景无不指向一个显著趋势:数字正深刻改变传统农业。

  所有的奥妙都集中在一枚小小“方块”中。2020年11月,浙江上线“浙农码”,现已接入23个省级应用、100个地方应用,汇集362项涉农服务,累计赋码用码量超6.6亿次。2023年,浙江还启动智慧农业“百千”工程,计划到2027年,将创建1000家数字农业工厂(基地),以及培育100家未来农场。如今,随着海量数据的汇集沉淀,“小方块”不断衍生出数据要素价值。

  去年11月,全国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农业农村部决定支持浙江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为什么是浙江?浙江又是怎样引领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大数据何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进要素?最近,记者走进一个个应用场景,尝试解析现实与虚拟共筑的浙农新空间。

数从何来?智能装备产数字

  从杭州城区出发,驱车半小时,便可抵达位于临平区乔司街道三角村的“田立方”未来农场。经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约5000亩土地连成片,在城郊可谓难得的景致。尽管这里刚从建设期转向运营期不久,可研学团队早已络绎不绝。

  450亩的核心区,又名“数字大田”。每走几分钟,就会与“黑科技”撞怀:水质传感器、虫情监测仪,还有气象站、电磁阀等,数百个智能装备替代人工各司其职。工作人员只需洞察智慧大屏,便可总览田间信息,准确及时地发出灌溉、施肥等指令。

  移步连栋大棚,番茄、西瓜、生菜等蔬果种植采取“雾培法”。负责装备投入和落地运营的是杭州乡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伟君介绍,棚内有90个种植槽,共设置了26组电磁阀,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为果蔬生长营造最佳环境和营养配方,亩均产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10倍以上,还能显著地节水、节肥和节药。

  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进智慧农业过程中,浙江在智能装备与设施的应用上提早一步,率先构建“数字+设施+机械”体系,形成“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发展格局。设施更先进后,基于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最新技术的智能农机装备便更加具备用武之地,源源不断产生数据,又为一线生产所用。

  记者发现,最早愿意引入这些装备,并且很快使用得炉火纯青的,主要就是畜牧、渔业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设施化要求,或像茶叶、果蔬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业,希望借此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当然,最近几年,浙江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新农人”,同样功不可没,他们往往对先进装备更敏锐。

  吴传意出身于化工行业,10多年前转行养殖黑斑蛙。如今在长兴县和平镇城山村一带,稻蛙共生基地已有810亩,技术输出更达1万多亩。针对生产过程中投饲、消毒、搬运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省里支持下,吴传意陆续引进多功能轨道和数字化监测设备。仅自动投喂一项,每年就可节约人工成本48万元。

  据了解,经过连续多年的联合攻关,尤其注重数字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系统集成,浙江一大批智能设备投入田间地头。如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装备、农田信息智能感知无人机、智能无人虾蟹养殖船等,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目前,浙江共创建数字农业工厂(基地)417家,培育未来农场33家。

数以何通?服务场景汇数字

  农业农村的数据分散在不同产业环节、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层级单位。如何打破这些壁垒,形成全产业链的数据闭环,真正发挥实效?浙江的应对之举是:构建一个个实用、好用、管用的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一码汇集、一码赋能。

  由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构建的“畜牧产业大脑”就十分典型。其贯通了生产、防疫、检疫、屠宰等9大环节,核心业务一“网”通办、核心数据一“网”打尽,还依托检疫检验无纸化证明,与“浙食链”打通,实现养殖到市场的信息全程闭环追溯。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数达6.8万个,涵盖十余种畜种,形成2.2亿条数据。

  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的“浙农优品”是另一大场景。由此,农户购买化肥和农药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一旦数量超出限额,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示,从源头就避免过量施用肥药。实名制还牵引着长链条,除了经销和使用环节留痕,接下来,农药废弃包装回收等也将逐步纳入该场景。

  在浙江,涉农的农业主体、农产品、资源装备、美丽乡村皆为赋码对象,都具统一的“数字身份”,以及标识、查询、溯源、金融等多重功能,是“三农”领域的统一服务入口。因此“浙江乡村大脑”既是数据仓,又是智能化能力中枢,再通过一系列具体应用场景,体现出数字赋能价值。

  象山的“县果”柑橘,就尝到了数字带来的甜头。当地开发了“脱毒种苗溯源”系统和“一果一码”系统,将“浙农码”嵌入果品生产经营主体中,实现信息自动采集、产品一码关联、质量一码管控,每个单果数据清晰可查,还有种苗产业“母本园-扩繁园-生产园”全链路闭环,堪称全国首创。

  智能装备“产”数据,应用场景“统”数据,这一升级还打开了浙江农业的另一片天地。“四维生态”此前专注于打造数智植物工厂,如今逐步跳脱软硬件本身,融入服务后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光省内就落地多个科技农业综合体。在全省,像“四维生态”这样的企业正蔚然成风,成就出一批“总部经济”。

数作何用?资源挖掘活数字

  在杭州农发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9个大棚完成建设后全部跑足马力,一年可产9茬,保供能力自是不同凡响。因有“大数据管家”细心打理,这里只需一名场长外加四位长工,从播种、催芽、育苗到移栽、收割、包装,全链采取机械自动化作业。

  如果说数字化立竿见影带来的是效率提升,那么在临平东湖街道泉漳村,另一个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内,杭州嘉润牧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道勇感受到的是,数字化让品牌更具说服力。两年里,这位深耕互联网企业十余载的“新农人”,不断尝试打通与消费者的链接,让好品质用数据说话,实现优质优价。

  嗅觉灵敏的浙江早已抓住这一动向:鼓励区域公用品牌、经营主体品牌与“浙农码”深度融合,通过品牌溢价来提升赋码价值。径山茶是杭州余杭区的一片“金叶子”,也是当地径山镇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区探索未来茶厂、5G数字茶园,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基地茶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径山茶品牌价值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眼下,作为径山茶核心区的径山镇还聚焦全产业链建设,加速让这片叶子变成全域共富的“金钥匙”。而纵观整个余杭,智慧农业百花齐放:瓶窑镇的“彭公数字农场”不光种农产品,还在地头“种数据”,通过数字建模指导生产;仁和街道着眼智慧渔业,借助人才与科技的赋能激发产业新增长极,也让好产品更能卖出好价格。

  记者发现,这一现象正日趋普遍:在象山,礼盒果品赋码量达近百万个,溢价率从28%到100%不等,短短几年,“象山红美人”品牌价值已超27亿元;兰溪聚焦杨梅产业,推出“梅”好兰溪数字化应用后,大棚杨梅成效最为显著,亩均产出达4万元以上;长兴县推出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长兴鲜”,授权48家主体使用,产品溢价超10%。

  随着数据归集,大潜能得以陆续释放。一方面,浙江优化“浙农码”算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建立风险识别、预警、核实、决策、处置、反馈、评价等全链条闭环管理;另一方面,形成各行业价格指数,联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让大数据产生更强生产力。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强化“浙农码”在村级办事服务中的应用,聚焦信息查询、办事服务、补贴申报等高频服务功能,推动乡村数字服务从碎片化向“一码通”转变,同时大力推进“浙农码”赋能“土特产”发展,显著提升全省“土特产”的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以数智赋能品牌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