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第7版 乡村建设返回

山东济南章丘区

“三化”模式做好改厕“后半篇文章”

陈泉江 刘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农民日报 | 2025年01月17日 陈泉江 刘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现在通过智能平台就能了解村民抽取粪污情况,可及时提醒农户报抽,以免粪污外溢造成污染。”山东济南章丘区文祖街道青野村党支部书记张刚说,村里的“智能化厕所管护运营系统”很是便捷,如今坐在村委会办公室就能看到全村改厕维护情况,既解决了群众改厕后的后顾之忧,又便于统一管护。
  近年来,章丘区为巩固农村改厕成果,保证改后厕所“有人管、用得住、管得好”,并创新建立了智能化运营、常态化监管、资源化处理“三化”模式,致力达到农村环境干净卫生、美丽宜居的目标,努力做好农村改厕“后半篇文章”。
  在普集街道龙王村,改厕运维队伍正在为该村改厕户翟俊朋家抽取粪污。翟俊朋高兴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扫个二维码通知一下就能上门服务,啥也不用我们管。”
  为全面提高改厕之后的运营维护效率,章丘区立足智能化监管平台,让改厕农户通过微信扫码、电话等多种渠道,实现“一键提交报修报抽”;监管平台收到信息后自动向镇街和管护公司分配任务,及时调度、分析和实时监控,实行任务可视化、全流程监督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改厕既要管当前,更要顾长远。为解决改厕后的管理问题,章丘区建立了全区改厕信息综合数据库,形成了区、镇、村、站和改厕户的“五级”联动体系;尤其针对厕具维修、粪液清运难题,章丘区打造建设了“统一维修、统一抽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市场化服务运营体系,在全区18个镇街建成4个集中管护服务站,由运营企业配备了8支专职管护队伍、87台吸粪车,做到专人管理、快速维修。
  “区政府每年设立45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免费为农村改厕户抽取一次粪污,按照每户3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张刚介绍,农户清污由政府买单,保障群众改厕后用得安心,极大促进了章丘地区的厕改户使用率、管护率、满意率。
  据了解,章丘区的地理特征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滩区各占三分之一,改厕户类型比较特殊。对于山区改厕户,由于道路崎岖,车辆无法进入,粪污抽取存在难度。针对这一问题,运维公司采用源头处理,通过向化粪池内喷洒生物发酵菌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发酵处理,配备手提移动式抽污设施,将发酵后的粪污就近还田利用,实现粪污不下山。
  对于平原改厕户,运维公司则优先使用机械收集,将改厕户粪污集中收集到大型粪污收集点,进行二次发酵,资源无害化处理还田利用。
  “每一个收集点建有3个连通的池子,粪污进入一级收纳池子后,经7天发酵处理自流到二级发酵池中,此时的粪水可用来给绿化苗木、果树等施肥,再经过约7天的时间,可以自流到三级发酵池中,此时已是天然的农家肥,可供小麦、红薯、玉米、花生等多种农作物施用。”运维公司陈经理介绍,除此以外,粪液能够实施干湿分离,生产成肥料再进行销售,实现资源化处理,让循环更有效。
  “我们村以种植有机白莲藕为主要产业,种植面积达300余亩,需要大量有机肥。”绣惠街道施家崖村党支部书记张恒起说,在了解到全区计划集中建设粪污收集点的消息后,该村积极争取新建了2处粪污收集点。
  “白莲藕用了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粪肥后,每亩增产20%以上,品质也提升了,以前每斤只能卖2.6元,现在能卖到5元,每亩可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年销售收入可增加90多万元。”张恒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