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定制营养餐、住干净宽敞的单间,时不时能在山坡上撒欢、晒温暖舒适的阳光,还有专人实时监控健康状态……在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州广南县文山牛种源中心,文山高峰牛享受着现代化养殖带来的“品质生活”。近年来,文山州凭借其丰富的草场饲料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在全省“奶六条”、文山州“牛十条”的政策扶持下,正朝着全产业链智能化方向推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奶源、牛肉生产基地。
养牛更有科技范
牛也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穿戴好鞋套,经过45秒的消毒喷洒,记者走进位于砚山县的海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分公司奶牛养殖基地,在宽敞干净的牛舍里,一头头奶牛正悠然地吃着饲料。果然在牛的耳朵上,记者看到了一黄一白两个耳标。
“黄色的就是‘身份证’了,白色的科技含量更高,相当于一个芯片,可以24小时监测一头牛睡眠、进食等活动状况和身体状况,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看到牛的具体情况和成长档案。”该公司总经理李锡智告诉记者。
不同于传统养牛臭烘烘、脏兮兮的印象,风捎来的都是谷物、青草的味道。“这是饲料的香味,吃得好、住得好才能产好奶。我们的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比,这里面有玉米青贮、苜蓿、燕麦干草……一头牛平均每天要吃八九十块钱呢,你闻闻是不是很香?”李锡智从地上抓起一把饲料递给记者。
不止喂养智能化,走进挤奶间更是科技感十足,只见两排各24头奶牛纵队排开,每头牛一个单间,工人只需给奶牛消毒、上杯,挤奶、制冷、储存等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操作,所有感应器都跟电脑联网,每头牛挤奶时间、出奶量等都有记录,提升了牛群生产管理的便捷度和数据综合分析能力。
“传统挤奶每人每天能挤十几头牛,现在每人每天可以挤100多头,整条生产线需要的劳动力也大大减少,牛奶从离开奶牛到存储全程通过管道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细菌数量,确保牛奶产品数量和质量。”李锡智介绍。
为养殖户添便利
广南县盛产高峰牛,这种牛肩背凸起、骨骼精干、肉质细嫩,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产高档雪花牛肉的品种之一。
“在全国牛价下滑形势下,文山高峰牛作为地方特色畜产品,价格也保持平稳过渡,为广大养殖场(户)稳定了投入信心。”广南县农科局养殖业股梁昌兴告诉记者,以“打造年出栏100万头肉牛基地”为目标,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养殖的队伍。
在这个趋势下,如何提高高峰牛产出雪花牛肉的比例,保障高峰牛质量?广南县建设“5G+高峰牛”数字平台,将其融入养殖户实际生产流程。通过电子耳标、瘤胃胶囊、摄像头,实现对牛的体征、活动的实时监管以及生活环境的实时监控,所有数据每天都会上传到这个数字平台。这些养殖数据也为养殖户授信贷款提供支撑,银行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看到牛场养牛的情况,可以合理监管牛的非正常转移等资产的变动,为养牛提供金融服务。
不止于此,农户还可以通过配套小程序申请补贴、配种、防疫,所有监管人员无权限修改环节中的任何一个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可以看到,颜色比较蓝的这种区域就是养殖肉牛比较多的16个坝头乡镇,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群众服务点,教农户如何运用小程序。”文山牛种源中心内,梁昌兴指着大屏介绍,配种是使用率较高的一项服务,良好的种源是保障高峰牛品质的关键,通过冻精生产,一头种公牛每年能解决一万头以上能繁母牛的配种问题,不仅能优化品种,还能降低大约8000万元的种公牛饲养成本,目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5%,养殖规模增幅达13.48%。
“小程序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应用,目前大约覆盖了8000多用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广,打造线上商城,方便养殖户购买饲料,并陆续上线疾病预防、在线问诊、牛只交易等服务功能,从养殖到草料供应、牛市交易、屠宰加工全链条覆盖,提供更多社会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解决养好牛、好卖牛的问题,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梁昌兴表示。
可追溯牛肉更畅销
“这款牛上脑,取自我们本地优质高峰牛,肉质紧实,一烫就熟,每一盒都可溯源,来看下我们的智慧大屏,我们的牛肉就是在这个车间分割包装的,保质保量……”直播镜头前,包装好的牛肉饼、牛排、牛肉刺身、牛上脑等产品琳琅满目,每个包装上都印有二维码。
主播展示的智慧大屏上也是“5G+高峰牛”数字平台。从去年10月开始,广南县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直播带货。作为一家现代化牛肉屠宰场,禁食、称重、屠宰、分流成热鲜肉和速冻肉、排酸、分割、包装……全车间实现自动化操作,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会接入到数字平台。
“从屠宰场销售出去的牛肉是可以追溯的,从小牛犊出生打耳标到给成年牛喂瘤胃胶囊再到屠宰分割,全链条数据都接入了数据库,确保质量安全。我们跟冷链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形成点对点的加冰派送,保证72小时内到达。”广南县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宗山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将牛肉上网销售,是因为直播的市场面更广,销售主体更灵活,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投流,“现在我们线上销售占比要到60%,线下占40%,上海、杭州等地下单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