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第5版 文化大院返回

湖南益阳赫山区

文化艺术根植乡村大地

夏训武

农民日报 | 2025年01月09日 夏训武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是著名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原型地。近两年来,由赫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联组织遴选文艺骨干担任文艺志愿者,动员百名文艺家下乡,对全区9个重点村集中力量进行联点帮建。

  在赫山区鱼形山浮云铺村,有条网红“红枫大道”,全长6.8公里,沿线种植8000余棵红枫树,每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前来赏枫打卡的游客不计其数。为让游客“多留一阵”,赫山区在红枫大道举办红枫文化活动,由区文联组织600名文艺志愿者接连上演了戏曲、萨克斯、流行乐器等6台专场演出。鱼形湖社区居民徐建华“嗅到”了商机,在附近摆放小型游乐设施,仅一个半月,净盈利3万多元。

  “洞庭粮仓”位于赫山区八字哨镇竹湖村,是赫山区文联在区内挂牌的第一个村级文艺创作基地。负责人夏红英介绍,如果没有文艺志愿者的帮扶指导,或许如今藏品数万件的“洞庭粮仓”,仍只是一堆“旧物件”,堆在破旧的粮库里封存。

  农耕文化博物馆“洞庭粮仓”拥有藏品数万件。这些藏品物件涉及近千年湖乡农耕文化、益阳历史,见证了近代粮食耕种、仓储、流通、商贸等。赫山区文联干部赵建超偶然间获悉这一情况后,只身实地打探,当他看到返乡创业青年夏红英正在苦苦寻找突破口时,赵建超主动伸出援手,以他自己多年积累的馆藏经验,告诉夏红英如何布局场地、陈列物件、分类归档……他自告奋勇以一位文艺志愿者的身份,经常往返几十公里来到八字哨镇这栋旧粮仓帮忙。

  如今,赵建超等文艺志愿者成为这里的常客,经常邀请当地文化名人来这里创作写生,或进行创作辅导。在节假日里,“洞庭粮仓”还成了大中小学生的研学课堂。近两年,文艺志愿者在这里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班137场次,专题业务讲座81余次,文艺活动230余次。

  赫山区近百位艺术家的进村入户,驻村联点,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将高雅艺术植根在乡村大地,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得到了乡村干部、农民朋友的欢迎。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表示,以文学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题中之义,要倡导鼓励文艺志愿者下乡,把艺术的舞台放到乡村,在广袤农村播种文艺的种子、结出文艺的硕果。一方面,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在文艺的加持下,乡村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