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第4版 综合新闻返回

青海:引大济湟百万亩田间配套工程陆续通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农民日报 | 2025年01月06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引大济湟田间配套工程的水已进入海拔2600米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东丹麻村的田间地头。引大济湟水上山,意味着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干旱山区百万亩耕地、林地将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活力。

  据悉,引大济湟工程被称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是国家水网规划中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从1996年开始建设,目前建设主体已全面建成。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工程体系的建设,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贫水的湟水流域,南北贯通大通河、湟水两大流域,东西联通西宁、海东两市水系,是青海东部城市群的水资源保障工程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工程。

  目前,工程所有干、支渠和涉及大通县、互助县、乐都区、湟中区的37.42万亩田间配套已具备正常通水条件,剩余部分计划2025年春灌时实现全系通水。

  工程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流域,横跨青海东部地区,其中,调水总干渠、西干渠、北干渠工程干支渠总长达1200公里,连通5座重要水库、272个隧洞、290个渡槽、117个倒虹吸;西干渠、北干渠工程田建配套项目管线达5990公里,有2299座蓄水池、86395个各类井池、给水栓。这是一条数千公里的“水脉”,受益范围覆盖1州2市5县(区)的75个乡镇,是全省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战略性引调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