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第8版 对话返回

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对话汪三贵、张琦、胡联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松妍

农民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松妍

  

  ◇汪三贵

  ◇张琦

  ◇胡联

  嘉宾

  汪三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吴玉章讲席教授

  张 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胡 联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松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帮扶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和原来的一系列过渡期防止返贫致贫措施相比,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有何新要求?本期对话邀请汪三贵、张琦、胡联等专家展开交流讨论。

返贫致贫风险因素时时存在,守牢底线亟需常态化帮扶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为什么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提出这两项政策?在必要性和保障条件上有什么考量?

  汪三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两项政策为过渡期后如何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等一系列亟需谋断的重大战略问题给出了答案、提供了指引,承上启下,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绝对贫困难题。如期脱贫后,为了保持帮扶政策可持续性,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又创造性地提出并部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设置5年过渡期的策略,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知道,对于这些脱贫群体,如果关注度不够,仍然存在较大返贫风险。而且,风险因素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只是不同年份、区域表现形式不一样。脱贫群体的脱贫质量也存在差异,部分群体通过脱贫攻坚已经远超绝对贫困标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返贫可能性较小。然而,也有一部分群体脱贫时只是超过了原来的脱贫标准,刚达标或者达标后并不是特别高。如果没有防止返贫致贫的机制,必然有一部分群体会返贫,并且会达到一定规模。

  张琦: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面向未来,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是否需要持续开展、如何开展?这都是我们亟需回答和谋划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这两项政策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路径,更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及时有效地回答了一系列亟需决断的重大问题,可谓正当其时。

  主持人: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防止返贫致贫呈现出哪些新特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张琦:过渡期以来,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体系作用,及时有效精准地落实了帮扶政策,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但也要看到,如今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仍然面临着众多风险因素:一是极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升高、成灾影响加深,如今年南方地区的暴雪、冻雨灾害以及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极易对以农业为生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二是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如今年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对于以养殖牛羊为主的脱贫户增收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不强,还需进一步实现脱贫人口收入质和量的双重增长。为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困难与挑战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为长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胡联:我认为,防止返贫致贫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帮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等。具体来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导致脱贫人口容易返贫。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部分脱贫人口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技能缺乏、就业困难等问题限制了脱贫人口的发展,增加了返贫风险。一些地区的产业帮扶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难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从安徽实地调研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9100元且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会被识别为监测对象给予帮扶,但如何准确识别需要帮扶的人群仍是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的一个挑战。除此之外,缺乏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农业科技人才、特色农产品缺乏品牌制约了产业帮扶的效果。

要把过渡期的超常规机制政策逐步转变为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防返贫致贫机制

  主持人:刚才也说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设立了5年过渡期。过渡期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常态化帮扶,要实现什么目标?和原来的一系列过渡期防止返贫致贫措施相比,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有何新要求?

  汪三贵: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份,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但我们未来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防止返贫,而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过渡期的政策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安排,为的是避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政策脱节,不要因为脱贫攻坚结束了就“甩”到一边,只考虑乡村振兴。过渡期后我国仍需继续开展常态化帮扶,以进一步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逐步缩小群体、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要把以往特殊时期短期的超常规防止返贫致贫政策措施逐步转变为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这并不是简单重复原来的政策,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的目标还是有区别的。比如,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量的资源应该投向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但是这部分群体收入本来就高、能力本来就强,如果只支持这些主体不考虑脱贫人口如何受益,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跟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要采取发展性政策,包括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配合,措施也要更加细致。

  胡联: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新的思路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覆盖范围更广,不仅关注脱贫人口,还覆盖了所有农村人口,提高了帮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帮扶措施更加灵活,实施多元化帮扶手段,激发农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脱贫。三是政策衔接更紧密,注重政策连续性和协同性,提高了帮扶工作的整体效能。四是责任落实更明确,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主持人:您认为,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包含哪些方面内容?从具体落实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

  汪三贵: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常态化”,也就是说在组织领导、社会动员、考核监督、监测预警、识别帮扶等方面要全面建立起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以确保该项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目标采取临时性措施。在具体落实中,要考虑成本效率高不高、财政是否可负担、政策是否可持续、能否产生持续性的效果等问题,不能为追求短期成绩损害长期效果。比如,我在调研中曾发现,有些地方的补贴政策并不能提升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长期来看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张琦: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应坚持三方面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监测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杜绝形式主义,把功夫更多下在日常帮扶上。二是坚持全过程精准。制定科学的识别预警机制,精准识别帮扶人群;进一步优化帮扶职责分工,精准确定帮扶部门;制定高效的帮扶机制,提升精准帮扶效能;提前谋划过渡期后脱贫人口退出机制,保证其退出的精准性。三是坚持政策规划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开展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各项工作应着眼长远,做好帮扶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做好各阶段目标任务与政策举措的有效衔接,坚持久久为功。

  在具体落实中,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班或工作小组专门负责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二是优化监测方式,强化返贫致贫风险监测预警;三是强化帮扶政策体系,丰富帮扶措施“工具箱”;四是建立责任落实体系,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各部门责任;五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明确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日常管理、调度、考核的工作方案,发挥好考核督导的指挥棒作用;六是要深化社会动员,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形成防止返贫致贫的工作合力。

  主持人:农民的家庭情况是动态变化的,怎么才能快速精准地把需要帮扶的人群识别出来?有哪些经验能够参考?

  张琦:精准识别易返贫致贫人口是精准施策、提高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效率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在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中要想实现精准识别,必须不断优化识别监测方式,做到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和乡村防返贫网格化治理两手抓,实现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比对、干部日常排查三结合。一是要不断创新丰富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健全“一键报贫”等线上申报方式,让有帮扶需要的农户第一时间就能通过自身申报被识别纳入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获得针对性帮扶。二是要持续强化部门筛查预警,进一步推动信息系统和数据深度共享共用,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作用,及时预警返贫致贫风险人群。三是深入探索乡村基层组织参与识别的多元路径,将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融入到乡村日常治理中来,通过乡村夜话、乡村敬老爱亲服务、基层党小组服务活动等乡村常态化治理活动关注每家每户日常动态,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村人口时,及时将其纳入监测并采取帮扶措施。

  汪三贵:目前,已经有地方政府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手段。政府通过乡村基层组织来监测村民的收入情况,年收入低于人均水平即列为监测重点。另外,在行业系统也形成一个纵向的监测,比如卫生健康、教育、住房等部门,定期统计本系统内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村民。比如,江西省打造的覆盖所有农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依托江西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13家行业部门44项基础数据,共享12家金融机构资产核对数据。汇聚部门数据和集中排查采集信息,形成覆盖全省约900万户农户的数据库,以智能多维度分析代替人工单一比对,筛选确定线索集中、需重点关注的重点监测农户,有效解决了工作对象难聚焦的问题。设置风险系数,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收入支出等信息,通过智能模型运算对重点监测农户开展数字画像,以“0—1”赋值返贫致贫风险系数,数值越大风险性越高、越小稳定性越强。智能推送信息,通过多轮数据分析和实地校验,确定识别阈值,定期自动派发各地,作为核实线索,为识别纳入和风险消除提供参考。提升帮扶实效,开发帮扶措施纠错功能,从劳动力、人员结构、风险原因等维度,对帮扶措施匹配度和针对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帮扶不精准问题。

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逐步实现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效结合

  主持人:发展帮扶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增收致富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您看来,应如何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汪三贵:产业和就业是后续常态化帮扶、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关键,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脱贫人群的就业问题、增收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潜力,选准适合当地实际的主导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们支持脱贫地区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3个、农业产业强镇446个,脱贫地区106个县(市)参与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发展韧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脱贫群众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雁阵加快构建,帮扶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脱贫户变成大户的毕竟是少数,未来我们还是要重点发展集体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储运短板,提升设施装备条件,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比如,我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调研,当地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扶持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路径,建设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马铃薯加工基地“三大基地”,完善集育、繁、推、贮、加、销为一体的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生产的薯饼、薯条等主食化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农特产品。2023年,固原市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亿元,吸引当地15余万人从事马铃薯相关工作。

  胡联:发展帮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聚焦聚力,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一是精准识别与定位。深入了解帮扶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确保帮扶措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明确帮扶目标和重点,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因地制宜实施“四个一批”推进路径,全力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提升创新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措施。强调产业链整合,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产品品牌。扶持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完善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就我的调研观察,近年来安徽省在产业帮扶工作中,注重强化分类指导,根据帮扶产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积极推动帮扶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注重创新运营模式,通过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拓展销售渠道。例如,霍邱县创新实施项目资产“三色管理”模式,对帮扶产业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通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小龙虾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等,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开发“稻虾贷”“鹅业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帮扶产业发展。

  主持人: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如何促进多元主体有效协同?未来的帮扶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造血”能力和内生动力?

  张琦: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工作将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脱贫群体内生动力的培养,为此应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逐步实现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效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发展带动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帮扶产业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有效路径,坚持久久为功,注重帮扶产业和经营主体后续长期性培育。另一方面,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优化调整制度安排,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时积极帮助脱贫群众提升劳动技能实现有效就业,持续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帮扶方式,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形成全社会大帮扶格局。

  汪三贵:未来的帮扶工作中,增强脱贫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关键。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要在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与帮扶做大做强产业之间找寻合理的平衡,在实现脱贫地区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使脱贫人口受益。另一方面,要做好科学的产业布局规划,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借鉴产业扶贫的经验和模式,建立脱贫人口可长期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另外,内生动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能力层面的,有主动就业或创业且能获得较高收入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的,有意愿和积极性去努力工作。与物质贫困相比,摆脱精神贫困的任务显然更艰巨,甚至需要跨代才能解决。所以,我们强调“志智双扶”。以前,偏远地区的人们因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节奏很慢,祖辈们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人生在后辈身上被复刻。不管是谁长期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都容易失去目标和斗志。打破这种死循环的方式,就是先要让这部分人群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努力就会有结果,愿意主动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内生动力也将由此开始被激发。

  主持人:当前,我国防止返贫致贫帮扶工作面临着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对象等一系列新问题,“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给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新策略。2025年过渡期结束后,要进一步着眼于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帮扶工作的精准化、常态化,订立长期性、连续性的帮扶政策,辨明人群类别精准施策帮扶,把帮扶的重点向提升内生动力和能力倾斜,帮助农村人口稳步迈向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23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