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探索实施“田园党建”工程,以高质量党建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将党组织建在田园,把好党建引领“方向舵”。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产业党委+制种协会+党员先锋队”的水稻制种产业组织框架。统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制定“耕种防收烘售”全产业链服务清单,实行党委“发榜”、党员干部“揭榜”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先锋队提供“点餐式”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将技术用在田园,握实科技支撑“操纵杆”。深耕“园区+公司+基地”模式,建设4.5万亩标准化水稻制种基地。与校企合作打造“智慧良田”,开发信息管理平台,自动监测采集农田数据、分析预警异常数据,实现病虫害率下降30%,亩均成本降低200元、产量增长8斤。加强种子研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研发新组合50余个,种子净度、发芽率远高于行业标准。
将人才聚在田园,抓稳智力支撑“传动轴”。探索“党支部+基地+专家+人才”模式,成立双埝村科创培训中心、农业专家大院,吸引各类专家20余名组成产业人才团队,制定技术规程,开展育苗、人工授粉等技术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发挥党组织联系广泛优势,回引优秀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招引制种人才14名,组建社会服务队5支,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