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第8版 百姓茶坊返回
亲情故事

“笨”先生与“笨”学生

刘茜

农民日报 | 2024年11月30日 刘茜

  早上和母亲去晨练。路过一个广告牌时,母亲指着其中一个字问我:“这个字,普通话是几声?”我抬眼瞧去,花草丛间的一个白色木板上,写着几个娟秀的宋体字:河畔秀美,晨练怡人。我指着“河”,口里念了起来:“he,二声。”母亲也跟着读起来,然后说:“慢点,我很笨,要慢慢学。”

  听了母亲的话,我哈哈笑起来:“你是笨学生,那我就是笨先生。”

  母亲自从上了老年大学后,学习欲望很强烈,每周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后都要反复练习,不明白的还要追着问。有一次她还让我唱歌录成视频放手机里,以备她反复听。

  于是,我现在当起了母亲的老师:“普通话有四个声调……”我的手在空中比划着,母亲像孩子般站在我旁边,她的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嘴里念念有词,瞧着母亲的认真劲儿,我给她竖起了大拇指,母亲捂着嘴说:“太笨了,太笨了。”我说:“不呀,你已经很不错了,比我小时候跟着你学强多了。”

  母亲年轻时喜欢用毛线织毛衣、鞋子、半身裙,她的针织手艺得到院里老老小小的称赞。有天我突发奇想,想学织围巾。晚上母亲点上煤油灯,昏暗的光影里,母亲用织棒挑起毛线,食指缠绕着红线,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似一座美丽的弧桥,我笨拙地学着母亲的样子,母亲微扬的嘴角、舒展的眉头印在了我的心里,母亲的轻柔细语在耳旁回响:“没关系,慢慢来。”我埋着头:“妈,我真笨。”母亲抚着我的头发:“你不笨,你已很好了。”

  想到这儿我会心一笑,我拍着母亲的肩膀:“妈,笨学生变先生,笨先生变学生。”母亲居然冒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都不笨,时间让我们都会变成聪明人。”

  岁月不居,母亲陪我长大,我陪着母亲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