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支撑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为此,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农业人才培育及相关服务机制,其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两项重要人才工程。
“头雁”项目立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在培育对象遴选上,重点面向返乡创业人员、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培训体系,创新实施集中培训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培育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创新人才选派机制,打造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主体的科技服务队伍,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科技特派员+企业”等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县域产业提质增效。统筹推进这两项工作,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产业发展。
“头雁”项目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融合基础。从培训机构和派出机构来看,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既是“头雁”项目的培训基地,也是科技特派员的重要来源,在人才、技术、场地等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以农业院校为例,部分教师长期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承担“头雁”项目培训任务,将一线服务的技术要点和实践案例有机融入培训课程,显著提升了培训实效。从人才培养模式看,科技特派员担任“头雁”学员导师的做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科技特派员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头雁”人才提供精准指导,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培训质量,也深化了科技特派员与“头雁”人才的合作关系,为后续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从实践来看,两项工作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统筹协调不够充分,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培训资源、服务平台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服务效能需要提升,“头雁”人才与科技特派员缺乏有效对接机制,协同效应发挥不充分。
为深入推进“头雁”培育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统筹发展,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参与的统筹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形成发展合力。第二,创新培育模式。优化培训方式,推行“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加强实践指导,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头雁”人才技术指导和经营辅导,破解发展难题。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互学互鉴。第三,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帮带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与“头雁”人才结对帮扶,实现优势互补。优化服务质量,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精准技术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从技术服务向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第四,强化保障措施。完善支持政策,加大项目资金、金融信贷等支持力度。优化平台建设,统筹建设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健全绩效奖励政策,激发工作活力。特别是那些承担“头雁”培训和科技特派员派出的科研机构,要通过有效统筹,促进“头雁”人才与科技特派员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