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被视为新时期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走好这条路,亟须思考与回答好以下三个问题:即“度”的标准如何界定?“度”的规模如何实现?“度”的效益如何保障?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如何界定?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找到土地经营规模的“黄金平衡点”。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无疑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成本,规模过大则会引发资源配置问题,增加管理难度,甚至影响乡村的整体协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98.1%,经营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近七成。此外,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为严重,户均经营规模仅约7.8亩,但户均地块却达到5.7个,特别是丘陵山部地区,土地细碎化更加明显,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巴掌田”“草帽地”。为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只是经济概念,还是社会概念,需结合“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统筹考虑。
早在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曾针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中的“适度”如何把握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即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十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显著下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等农业经营规模化与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民收入来源也日趋多元。新的变化呼唤我们对“适度”要有新的审视与思考。事实上,科学界定“适度规模”,是一个多系统、多维度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需全面考虑技术条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确保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高度匹配。既要兼顾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土地资源条件及类型、人均耕地面积、土地流转比例等因素,也应考虑粮食、果蔬等不同作物种类的差异性。换言之,“适度”的标准没有最好,但有最适合,标准的制定既要遵循“共性”原则,又要体现“个性”差异。建议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100个产粮大县先行开展试点工作,以县域为单位,率先界定出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适度”规模区间。
“度”的规模如何实现?一方面是要通过整治复垦,实现“扩容”。建立土地复垦激励机制,设立土地复垦专项基金,根据土地复垦的难度、面积、生态价值等,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政策,通过对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复垦,将其转化为适宜耕种的土地,以增加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对已复垦的土地,率先进行生态养护,发展循环农业,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产出。搭建土地复垦项目平台,定期上传复垦后的土地现状,涵盖肥力、作物生长情况及生态恢复进度等信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复垦后的土地。另一方面要优化土地流转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土地流转效率与透明度。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同时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工作。
保障“度”的效益,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布局规模化。首先对现有农田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评估,了解每块土地的具体情况,包括面积、土壤质量、灌溉条件等。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互换、调整等方式,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形成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土地格局。同时健全农田灌溉系统、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网络,以及电力供应等,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生产环境。建设方式生态化。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期阶段,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尤其是土地平整工作等基础性环节,需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以最小干预、最大保护的理念进行,力求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农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同时,采用生态友好型的设计方案,如采用环保材料的生态沟渠、生态堤岸等,以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保障“度”的效益,要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突破,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生物育种为重点,融合传统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叠加数字技术,推动靶向、精准、智慧育种,使生物育种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促进企业集群发展,实现“抱团取暖”。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高端实验室,鼓励种子企业根据各自优势,优化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研发为主体,多部门、多主体协同的种业创新生态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应各司其职,实现资源互补,以强带弱,形成集群效应。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种业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方式,快速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着力突破种业技术瓶颈制约问题。
保障“度”的效益,要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分散、单一的服务项目整合为综合性的服务方案,打造全过程、全产业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构建起高效的服务网络,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特别关注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形复杂的地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等多措并举,提升服务的可及性,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提升资金链韧性,全方位保障农户生产。
保障“度”的效益,要嵌入数字技术。实现智慧农业平台广覆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参数,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关键要素的高效整合与共享,帮助农户合理安排种植结构、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盲目种植导致的市场风险和资源浪费,实现生产的精准决策,保障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稳定收益。推动农机装备数智化转型,增强数字技术在复杂地势条件下的适应性,应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构建贴合山地特色的数字农业运作模式,设立专项资金推广专为山地设计的智能农机装备,在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削减生产成本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