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第7版 绿色生态返回

重庆

集成技术抗旱减灾提升甘薯单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农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近日,重庆市武隆区鸭江镇羊岩村白果田合作社社员李昌木兴奋地告诉记者:“甘薯地用无人机喷洒着复合营养液肥,产量肯定高。”今年重庆遭遇长时间连晴高温,甘薯茎叶生长和结薯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导致减产。正在薯农们发愁时,西南大学王季春教授领衔实施的“甘薯大面积单产提升综合技术解决方案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为薯农解了忧。

  今年9月,王季春带领西南大学、重庆市农技总站、重庆三峡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团队,先后奔赴武隆区、彭水县、开州区、荣昌区等示范基地,协同区县农技人员,依据长势长相看苗,在甘薯结薯期和膨大期应用无人机、机动喷雾器等,对叶面喷洒追施适宜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营养液肥。王季春介绍,根外补施复合营养液肥,能够为甘薯提供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营养,促进茎叶生长、弱苗促壮,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强光合作用,加速物质合成与转化,有效抗旱减灾提升产量。

  据了解,“甘薯大面积单产提升综合技术解决方案集成示范与推广”是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支持的示范推广项目。项目采用科教融合及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模式,在彭水县、武隆区、荣昌区、开州区等4个区县,通过布局核心示范基地面积2500亩,选用淀粉型渝薯198、鲜食型烟薯25等新品种,分净作和套作配套结薯期和膨大期根外追施复合营养液肥等新型栽培技术,促进甘薯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的实施预计可提升甘薯单产15%~20%左右,提升亩均效益1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