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6日
第6版 安全监理返回

陕西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全方位护航安全生产,做机手贴心人

本报记者 李菁媛

中国农机化导报 | 2025年06月26日本报记者 李菁媛

  

  

  陕西农机协会河南南阳救援跟踪

  

  

  为参赛会员发放优惠加油卡

  

  

  为获奖机手颁奖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陕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加,农机手队伍也不断壮大。据统计,陕西省农机手数量已达10万余人,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在这一庞大的农机群体背后,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组织——陕西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该协会是由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专业人员、科研教学工作者、农业机械拥有者、使用者及驾驶操作人员,以及农机制造经销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自成立以来,协会始终以农机手利益为先,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不仅是机手坚实可靠的大后方,更是跨区机手勇往直前的探路先锋,还是农机手比拼竞技的公正裁判,成为了机手朋友信赖的好伙伴。

  

做机手后方的支持者

  安全生产,是每一位农机手必须牢牢坚守的底线,也是协会致力于为会员构筑的坚实安全屏障。2009年,乘着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的东风,协会在保险经纪公司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成功获得原保监会中介部批复,开启了农机互助保险工作创新试点工作。在长达十二年的试点期间,农机互助保险始终坚守非营利的初心,深度融合安全管理与风险保障,构建起一条全方位的服务链条,涵盖防灾防损、事故救援、损失补偿、纠纷调解和特困救助等各个环节。截至2020年6月底,协会已累计为27.74万人次农机手筑牢风险防线,受理农机互保案件2.4万起,支出事故补偿费用高达6376万元,让众多面临因农机事故致贫返贫的家庭重归安稳生活,为农村和谐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1年10月试点圆满结束后,协会并未就此切割这项业务,而是设立了农机安全互助发展金,实行专款专用,对试点期间参与陕西省农机互助保险的会员进行救助和奖励,为他们负责到底。在救助方面,协会制定了明确标准:会员持合法有效驾驶操作证操作农机时,若不幸遭遇农机事故,亡故或一级伤残可获得3万元救助,二级伤残2.5万元,三级伤残2万元,四级伤残1.5万元,五级伤残1万元,六级伤残0.5万元;对于获得政府认可的见义勇为者,可得到0.3万元至1万元的奖励。三年来,农机安全互助发展金已向6名亡故会员家庭发放共计27万元救助金,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做机手前方的探路兵

  跨区作业是陕西农机手全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渭南市临渭区、咸阳市武功县、宝鸡市扶风县、西安市临潼区等地历来有农机手跨区到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甘肃、青海等地帮助收获农作物的传统。近几年间,每年更是有高达7000余名的陕籍农机手在“三夏”期间赴外省进行跨区作业。

  在过去十几年的“三夏”“三秋”作业季里,协会都会精心筹备,组织多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全程跟随跨区作业会员队伍,为他们提供多项贴心服务;救援热线24小时开启,配备专业应急团队,确保会员农机手遇到突发状况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救援协助;建立“全流程跟踪维权机制”,一旦会员农机手权益受损,协会迅速介入,运用法律手段维权。

  自2024年开始,协会更是积极开拓创新,面向跨区作业分会会员推出了订单作业服务。这项服务是由协会主动出击,与河南、宁夏、内蒙古等地建立紧密合作,成功为会员敲定小麦、玉米等作业订单的人性化新服务。其最大亮点在于全程不向会员收取任何费用,实实在在地为会员开辟了增加收益的新途径,赢得了会员们的广泛好评。今年“三夏”时节,这项新服务更是大放异彩。协会成功为60名跨区作业分会会员接洽到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镇平县,周口市郸城县,平顶山市郏县,以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的小麦作业订单,让会员们在农忙黄金季实现了收益大幅增长,充分彰显了订单作业服务的巨大价值。

  订单的获取与协会积极为机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密不可分。早在机手到达作业地区前,协会就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洽谈等方式,初步与当地多家涉农企业和合作社达成了跨区作业合作意向。“河南省小麦收获时间比陕西早7至10天。为了做好省内农机手跨区作业准备工作,协会组建了工作专班,赴河南省南阳市开展跨区麦收订单对接,为会员开拓作业市场。给会员联系跨区作业订单,目的是让农机手少跑路、多干活,增加收益。”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监事长王福利介绍道。

  在夏收期间,协会跨区服务团队还为参与订单作业的会员提供了24小时随叫随到的贴心看顾。鄠邑区会员姜某的儿子在田间地头不慎踩空跌落,服务团队迅速调派车辆将其送往医院接受救治;澄城县会员王某收割机出现故障,服务团队不仅帮助其排查问题,还协助购买了相应的配件;高陵区会员席某的收割机导向轮于田间作业时发生漏气,服务团队立即用车辆将漏气轮胎运送至专业维修点进行维修;扶风县会员赵某在购买配件时遭遇诈骗,服务团队耐心指导其进行维权操作;长安区会员当杨某在驾驶收割机作业时因轴承散架引发麦田着火,服务团队积极与当地派出所、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进行沟通协商,尽力帮助其减少损失;往年会员王某在驾机转移过程中发生翻机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服务团队及时联系拖车将受损收割机拉运回陕进行维修……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协会服务团队在关键时刻为会员排忧解难、全力保障其权益的决心与担当,为他们在夏收作业中的辛勤付出保驾护航,确保会员们能够安心作业、稳定增收。

  

做机手比拼的裁判员

  除日常工作外,形式丰富多样且成效斐然的活动,同样是农机手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会始终秉持多元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为农机手加油鼓劲的同时,助力其实现增收。

  在中国农机化协会的支持指导下,协会从2018年开始在会员群体中创新开展“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竞赛”品牌活动。竞赛从每年3月末开始,到11月结束,覆盖春耕秋收、夏管冬藏全周期,会员借助手机便捷上传农机作业的发动机工作小时、作业面积、作业费收入、燃油消耗、修理费用等关键数据即可参赛。参赛选手们在这场竞赛中各展风采,比效益看作业面积与收入,比安全看是否零事故,比质量以无投诉、无纠纷、获表扬为标准,最终经系统精准排名和专家严谨评判,选出“王牌机手”与“明星机手”。自2018年以来,“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竞赛”累计参赛人数达8084人,266名优胜者获得嘉奖,奖金总额高达60.54万元。该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农机手的劳动热情,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树立了行业标兵榜样。今年河南赛场的跨区作业红旗机手竞赛更是成绩斐然,最高日均作业时长达到9.66小时,最高日均作业面积突破102亩,展现了当代农机手的风采。

  在举办技能比赛的同时,协会也在致力于为机手带来最新农机前沿技术和鼓励会员进行农机技术创新。2024年,协会成功举办首届农机新品销售信息发布会和武功新农机具展销大会,并于今年主办了备受关注的西部农业机械首展。近三年来,协会多次深入大荔县、扶风县、定边等地,组织知名品牌农机具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向会员、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荐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推动行业升级发展。此外,协会设立革新发明奖,对改进农机具效果显著且具推广价值者奖励2000-3000元,取得农业机械化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奖励3000元,发明专利奖励1万元。

  十余年风雨兼程,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与会员携手并肩,共同跨越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协会始终将会员的利益置于心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坚定不移地践行着“做机手贴心人”的庄重承诺。正如协会理事长张丽君所说:“我们正加快培育技术过硬的农机人才队伍,让这些‘田间特种兵’在农忙时节发挥主力军作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未来,协会还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农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