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第3版 “三夏”专版返回

石家庄新乐市:

“三夏”奏响丰收奋进曲

本报记者 张洋 王建鹏

中国农机化导报 | 2025年06月19日本报记者 张洋 王建鹏

  

  

  张永波正在收割小麦 本版图片摄影:张洋

  6月12日,骄阳似火,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的“三夏”工作在炽热的阳光下拉开帷幕。记者深入新乐市“三夏”农机化生产一线,亲身感受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丰收战役。

  

充足准备,护航农机作业

  新乐市农机监理站站长王永建介绍,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达36.4万亩,将有1200余台小麦收割机、1500余台玉米播种机投入作业。为确保“三夏”工作顺利推进,农机监理站可谓下足了功夫。督促农机销售企业备足备全价值300余万元的易损、易耗零配件,安排20名售后维修服务人员和12台服务车巡回全市。一旦机械出现故障,维修人员能迅速响应,及时处理,绝不耽误农时。同时,农机安全监理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为“三夏”农机作业安全保驾护航,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贴心服务,温暖跨区机手

  在新乐市高速路口服务站,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王永建介绍,新乐市在每个高速口都布局了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工作人员24小时电话待机,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坚守岗位,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全方位服务。

  记者看到,交警部门也派出警力驻扎服务站。在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能够保证跨区作业的机手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收割机顺利下高速。服务站还为跨区作业的机手提供饮用水、泡面等物资,让机手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丝清凉与慰藉。服务站的交警告诉记者,“三夏”工作刚开始,来到服务站求助的机手多是询问路况信息以及农机维修网点服务。

  此外,服务站还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本地小麦种植面积、收获时间、各村收割机对接人联系方式等作业信息。这些信息就像机手们的“作战地图”,方便他们快速找到作业机会,提高作业效率。

  

机手故事,见证丰收希望

  在新乐市马头铺镇马头铺村,记者见到了从河南省驻马店市跨区作业归来的收割机手张永波。他刚回到村子,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作业。张永波告诉记者,今年作业费每亩地50-60元,产量能达到亩产1300斤,比去年好,村里的地大概3天就能收完。之后他还要赶去甘肃省、青海省参加跨区作业,预计11月份才能回来。

  谈到跨区作业的见闻,张永波感慨万千。他表示,国家对“三夏”工作的大力扶持让他深切感受到便利。各地高速路口的服务站还为车辆出现问题的机手排忧解难,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跨区作业中。

  石家庄新乐市的“三夏”农机化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充足的准备、贴心的服务,让农民和机手们信心满满。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丰收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