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第3版 农机合作社返回

从“汗滴禾下土”到“铁牛遍地走”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板溪镇农机合作社 “转”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蔡茜

中国农机化导报 | 2025年04月17日蔡茜

  

  

  “过去种地全凭一身力气,累得腰酸背痛,如今可大不一样,靠着机器,咱老百姓种地也能告别那些苦日子了。”春日暖阳洒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勤丰村,瑞丰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任坤刚稳稳站在山腰处,目光满是欣慰与自豪,手指向正在地里忙碌“干活”的挖掘机,满脸笑意地感慨道。

  春日的板溪,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农耕画面。数台现代化农机好似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它们身姿矫健,翻土、播种、施肥等一气呵成。而这背后,藏着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故事。

  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任坤刚,是板溪镇上洞村支书。常年扎根基层一线,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看着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子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土地面临着无人种的困境。

  新型农机具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撑之一。随着农机具的普及,他发现其他乡镇开始用上新农机在地里干活,效率之高让他深受触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成立农机合作社,让农机来干活儿,让家乡的土地也“活”起来。

  说干就干。筹集资金、争取政府财政扶持资金、购买农机具,他四处奔走,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2024年4月,板溪镇瑞丰源农机合作社诞生了。合作社里,旋耕机、开沟机、起垄机、无人机、收割机、插秧机等20台农机具整齐排列。功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等环节。秉持“助农、为农、兴农”的宗旨,合作社为全镇乃至全县的农户提供耕、种、收等全方位服务。

  “以前农户们都是各自为战,力量单薄,现在大家‘抱团取暖’,携手共进,通过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劳动繁重的困境,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任坤刚目光坚定,话语中满是信心。今年春耕时节,合作社已服务200多亩地,服务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曾经“汗滴禾下土”的传统人力农耕,一步步迈向机械化、智能化作业的现代农业新时代,新型农机具正成为农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在板溪镇,农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面旗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转”出了新希望,一幅美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