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娟)近日,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股份”)正式对外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农机行业挑战重重,但一拖股份凭借科技创新、市场拓展与管理优化的组合拳,不仅实现稳健增长,盈利水平也大幅提升。年报显示,2024年一拖股份营业总收入119.04亿元,同比增长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亿元。
2024年,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根基更加牢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农机行业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机械保有量不断攀升,农畜产品价格下降,农机作业收入持续减少,导致市场需求萎缩,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出现下滑。
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一拖股份主动出击,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快、土地流转的推进以及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地,市场对大型化、智能化农机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行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一拖股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在众多骨干企业中脱颖而出。100马力以上大轮拖销量持续上扬,全年大中型拖拉机销量7.43万台,同比增长2.73%,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一拖股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围绕农机装备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2024年,公司成功完成320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320马力和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的研发与田间可靠性验证。国产最大功率无级变速轮式拖拉机东方红LW4504也完成整机试制,填补行业空白。针对丘陵山地农机市场的短板,公司开发30—50马力丘陵山地拖拉机,并完成整机实验;50—80马力整机已实现批量市场应用,开创了我国丘陵山地拖拉机批量应用的先河。
同时,一拖股份还对现有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完成动力换向产品的上市筹备,优化整机舒适性系统,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技术研发的推动下,一拖股份打造了国内拖拉机行业最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自主生产,涵盖变速箱、发动机、车身、驾驶室等关键环节。全产业链布局不仅确保零部件与整机的高度匹配,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也为产品持续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2024年,一拖股份加大对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投入,完成车桥业务收购,进一步完善制造体系,提升了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
此外,“东方红”品牌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持续发挥品牌优势。通过覆盖全国的营销渠道和服务网络,一拖股份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2024年,“东方红服务云平台”全面上线,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东方红”品牌入选“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其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荣获第16届全国农机用户满意品牌,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
在拖拉机业务板块,一拖股份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优化渠道管理,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通过新媒体营销、专项服务方案和金融支持等手段,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
在动力机械业务方面,公司在稳定扩大拖拉机、收获机等传统农业机械配套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船机、发电机和工程机械等新领域。尽管外部配套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但随着拖拉机主机功率段的上延,大功率段柴油机产品销量同比提高。
在海外市场拓展上,一拖股份强化市场布局,研发适应不同区域需求的产品,并借助国机集团的国际工程承包资源,成功签署尼日利亚农业工程项目,供应301台拖拉机。尽管受到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公司全年出口拖拉机产品7100台,同比增长8.23%。
在报告期内,一拖股份以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扩大产业优势。公司加大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领域的投入,重点项目稳步推进,YTN3柴油机生产线全面投产,国四柴油机的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在成本管理方面,一拖股份通过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举措,优化产品工艺,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上,引入司库系统,搭建客户订单交付智能管理平台,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秉承“激活人才、赋能业务”的理念,深化人力资源制度改革,提升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一拖股份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把握市场机遇,深化管理改革,为推动我国农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