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河南省农机作业质量提升培训班在驻马店市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业水平和应急救灾能力,为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班邀请了多位专家,围绕小麦单产提升与机械化生产关键装备技术、夏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等主题进行了授课。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数据,向参训人员展示了先进农机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作物产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先进农机的实际应用效果,培训班还组织参观了遂平县农吉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智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参观过程中,参训人员亲眼目睹了现代化农机合作社的建设运行情况,现场观摩了玉米、花生的高质量播种演示,并亲身体验了联合收割机的高效低损收获调试过程。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参训人员对先进农机的认识,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培训班还强调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应用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和高性能精量播种机、高效低损收获机等先进装备,加快“五良”(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集成融合,助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培训班要求全省各地农机部门建立健全应急救灾农机有偿调用机制,确保在灾害天气发生时能够及时组织开展农田积水抢排、粮食抢收抢烘、后茬作物抢播抢种等应急作业,努力减轻因灾损失。同时,各地还要在4月底前公布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名录,并及时将信息录入河南农机云平台和农业农村部调度平台,以便更好地调配资源、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培训班上还举行了2025年新认定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授牌仪式,并对“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这些新认定的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河南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本文由本报记者张洋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