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被誉为“天才少女”的17岁全红婵连续获得两枚金牌,并成为“奥运三冠王”。
近日,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因在网上直播带货,而被网友指出有“蹭”冠军妹妹的流量之嫌。对此,全进华回应道:家乡水果滞销,只是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帮忙销售农产品。
除了“奥运冠军的哥哥”的头衔,全进华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作为了解家乡农产品的“内行人”,能够借直播平台帮忙销售家乡农产品无可厚非。
更何况,全进华早就开始直播带货,也并没有频繁地提及妹妹是奥运冠军。细细翻阅全进华账号发布的视频发现,早在2021年10月,他就开始卖湛江迈合村的橙子,211个视频作品里,提及妹妹全红婵的视频只有5个,其中最新的4个都是在奥运期间拍摄的与妹妹比赛有关的视频。有网友发现,在妹妹全红婵“火”了之后,全进华面对直播间里突然暴涨的观看人数,吓得直接关掉了直播。
其实此次争议反映的是大多数人对直播带货这一行业的偏见。对于现阶段的直播带货行业来说,“人货场”三要素中,“人”是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是否下单的核心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人出现直播带货“翻车”的原因,消费者在名人效应的驱动下购买,结果买回来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自然就会影响名人的名声。
但对于农产品直播带货来说,所谓的流量或者噱头只是一时的,一夜爆红的关注度或许能让你的直播间人数爆满,但真正能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并不简单,最前端的主播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首先,对于能够成功带货农产品的头部主播或者企业来说,背后都有强大的供应链来保证供应。简单来说,订单多了你得保证有货且货好,没有订单你也得保证农产品不会因为卖不出去而砸手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直播带货中“摔跤”的重要原因:尚未摸清当地农产品特点,更别说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了。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一上来就批评其“蹭”流量,就算许多人会因为“冠军橙”的宣传语而下单购买,然而如果全进华卖的农产品质量不好,相信依然不会有人继续花钱买罪受,最终他也会被这波流量反噬。是否能把“蹭”别人的流量转化为自家产品的流量,还得看卖的农产品的品质如何。
如今,消费疲软、低价竞争、规则多变……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前路阻碍重重。但相信,真正能走下去、走得远的一定是始终保证产品质量的商家或者主播。所以,不妨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冠军”光环带来的流量只是一时的,产品好与不好,市场和消费者自然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