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1029
宁夏积极探索设施农业“鱼菜共生”模式 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国际学术会议在大理召开 秸秆变基料 赤松茸撑开“致富伞” 全程药肥科学管理 玉米产量品质双提升 打通秸秆离田利用堵点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形成诸暨模式 协作东风拂人才成长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宁夏积极探索设施农业“鱼菜共生”模式
· 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国际学术会议在大理召开
· 秸秆变基料 赤松茸撑开“致富伞”
· 全程药肥科学管理 玉米产量品质双提升
· 打通秸秆离田利用堵点
·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形成诸暨模式
· 协作东风拂人才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形成诸暨模式

杨小军 吕斌

  浙江省诸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重视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坚持统筹兼顾、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形神兼备、借智借力等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精准、专业、有效。

  浙江省诸暨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人文荟萃,在历史变迁中,孕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个村落入选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名单库,包括历史古建型村落16个、自然生态型村落10个、民俗风情型村落4个、红色文化型村落1个,遍布17个乡(镇、街道)。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深化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丽乡村研究院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借力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性和专业度资源优势,委托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丽乡村研究院对全市6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开展实地基础调研和业务技术指导,总结经验规律,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调研成果《诸山暨水: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县域样本》已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形成诸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县域模式,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提供启示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