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1028
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赋能农业现代化建设 甘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青海麦类产业平台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力打造“南繁硅谷” 科技助力种出吨粮田 图片新闻 机器人尽显身手 农高会上看“智能” 规划绘就乡村新画卷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赋能农业现代化建设
· 甘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 青海麦类产业平台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力打造“南繁硅谷”
· 科技助力种出吨粮田
· 图片新闻
· 机器人尽显身手 农高会上看“智能”
· 规划绘就乡村新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力打造“南繁硅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集聚科技创新力量,围绕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3个学科领域,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设施装备、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着力打造全球农业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

  早在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就开始在海南开展棉花南繁试验,1981年在崖城建立第一个南繁基地。6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在三亚、陵水、乐东等地建有多个南繁基地,培育出水稻、玉米、棉花等突破性新品种500余个,每年500多名科研人员、1000多人次往返海南开展育种创新工作,为我国南繁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相关部门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国家南繁研究院,建设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并投入使用,建设种业创新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已组织18支团队、超600名科研人员入驻,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此次会议发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海南高质量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到2035年,建成世界主要农业科学中心,有力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高效运转、自贸港体系健全完善。

  下一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组织全院科研力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汇聚全球种业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基因规模化挖掘与品种高效创制的融合,加快育成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品种,通过市场化推向全国。同时,将组织优势力量推动构建法规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筑牢“南繁硅谷”生物安全屏障;聚焦三大学科领域,逐步构建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推动在野生稻、热带果蔬、五指山猪、文昌鸡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与联合攻关。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