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41026
门前那棵拐枣树 可可托海遇见转场 珍珠河,愿你重返青春 润发豆芽儿 老街的戏台 农民画《歌舞庆丰收》 晒秋 脊梁
  008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门前那棵拐枣树
· 可可托海遇见转场
· 珍珠河,愿你重返青春
· 润发豆芽儿
· 老街的戏台
· 农民画《歌舞庆丰收》
· 晒秋
· 脊梁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珍珠河,愿你重返青春

赵娜

  珍珠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它不仅有着两千多年出产珍珠的历史,还有流传千古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

  古时候,河边有一个叫金郎的小伙儿,因自己心爱的玉女被财主强夺而投河自尽,随即,玉女也“举身赴清池”。玉女恸哭金郎的悲泪,流到了河蚌里,凝化成了洁白的珍珠。从此,这条美丽的小河,也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珍珠河。

  我的家在河南南阳社旗桥头。南阳,古称“宛”。社旗,古称“赊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名镇,现为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据史学家考证,秦朝李斯所写的《谏逐客书》一文中所说的“宛珠”,就是指产自于南阳社旗珍珠河的珍珠。

  我儿时见过的最美风景,就是这条珍珠河。

  记得那时我去河对岸上学,漫水桥是必经之路。每当从桥上经过时,我都会静静地站上一会儿,听听桥下哗啦啦的流水声,还有从芦苇丛中不时传出的蛙声和鸟鸣。看看河底随流而舞的水草,以及追逐嬉戏的鱼虾。望望远处自在游弋的鹅鸭,和鱼鹰捕鱼时激起的水花。

  夏天在珍珠河玩耍,是我儿时最大的快乐。

  生长在河边的孩子,就是天生的“两栖动物”。儿时,珍珠河在我的眼里是很宽很宽的,但比赛“扎猛子”时,我却能一口气从河的这边扎到那边。比赛跳水时,就数我往树上爬得最高,跳下去砸起的水花最大,发出的声响也最大,冠军当然就非我莫属了。那时我的皮肤被晒得黑黢黢的,加上泼皮胆大,于是我就有了“黑牡丹”和“假小子”的别称。

  记得有一次从树上往下跳水时,正好一头撞到了只老鳖,我就把它逮着举出水面,那鳖吓得把头紧紧地缩进躯壳,逗得小伙伴们前仰后合。

  家乡有句谚语,叫“高粱晒红米,采珠正当时”。据我父亲讲,他小时候就从河中采到过珍珠,三五分钱一粒,卖给桥头街上的诊所,心里美滋滋的。我在河里玩耍时,很希望也能采到几粒珍珠,可惜河蚌摸了不少,珍珠却一粒也没有采到,倒是给我家鸭子弄了不少美食。

  当我长发及腰时,珍珠河的美丽却悄然褪去。

  先是它的水势渐渐减弱,水质渐渐浑浊,鱼虾河蚌越来越稀缺。后来就慢慢地干涸,鹅鸭再也无法在河里觅食游弋,人畜饮水都变得困难了。继而是个别河段的堤岸被毁,河底垃圾堆积,河道淤塞。最后,珍珠河的灵秀之气消散殆尽。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父亲打电话说昨晚家里下了暴雨,洪水从河道的决口处汹涌而出,冲毁田地。他在电话里还不时地叹着气,话语中流露出的满是无奈和惋惜。

  这次暴雨突袭,惊醒了父老乡亲们,他们猛然意识到,多年来,大家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却不曾给它以应有的“回礼”,甚至把珍珠湖这个宝贝都遗弃了,结果大自然也“毫不留情”。

  珍珠河,家乡的母亲河,我们一定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你重返青春,也让我们找回久违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欢乐。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