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园区建设 日期:20241026
产业园示范“智慧”种植 红薯产业园引领产业质变 农创园打通返乡创业路 一业突破 多业并进 合同解除通知书 铸就陇原现代农业“新高地”
  006版:园区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产业园示范“智慧”种植
· 红薯产业园引领产业质变
· 农创园打通返乡创业路
· 一业突破 多业并进
· 合同解除通知书
· 铸就陇原现代农业“新高地”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杭州临安区

农创园打通返乡创业路

虞炳锋 施腾超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将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成立农创园,为全区农创客提供项目、技术支持,为人才交流、项目落地牵线搭桥,吸引了众多青年人才回乡创业。

  临安农创园成立于2022年,设立品牌中心、赋能中心、孵化中心等3中心及1个配套服务区,园区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把新农人聚集在一起,碰撞出更多新的商机,还汇集了高校、农科院等资源优势,可以在创业培训、产业对接、品牌塑造、培育孵化、涉农金融等方面为新农人提供一站式创业陪跑服务。

  经过运营,农创园对外成为沟通联系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的窗口,对内成为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摆脱孤军奋战实现抱团发展的“家园”。园区“住客”不仅能共享“硬设施”基础,还可以享受政策、金融、人才、技术、营销等一系列“软服务”。

  据园区运营负责人戴贤文介绍,临安农创园不仅仅是针对线下农创客的服务窗口,更是一个区域性的“云孵化”服务中心,服务突破物理空间辐射到全区18个镇街的农业主体。园区不仅搭建起沟通联系的平台,成为部门与农创客之间相互对话、发表建议、落实政策的桥梁和纽带,也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开出希望之花。

  在农创园的吸引帮助下,程序员许郦沁放弃了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潜川镇帮助父母经营起了农场。经过摸索与学习,她慢慢调整了农场的产业结构,给农场增加露营项目,让看天吃饭的农业插上了文旅的翅膀。大学毕业后返乡的周淑萤经营起一方桑田,树下套种雪里蕻,树叶可养万只蚕,吐丝织成蚕丝被,还自制出桑葚酒、桑葚果干等“新花样”,每亩桑地每年有超1.5万元的收入。

  截至目前,农创园共服务农创客企业320余家,累计服务农业产业项目350余个,为14家农创客企业提供免费品牌设计,对接“新农贷”1.8亿元,助力6家企业获得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引导更多大学生等重点返乡群体加入农村“双创”队伍,用“新花样”开创致富路。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