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最近有要洗的衣物和被褥吗?”
“有床夏被想麻烦你们拿去洗一洗。”
近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南庄村,志愿者谭坤容、王小珍来到84岁的村民吴保芳家为其提供照护服务时,顺便询问了对方是否有清洗衣物的需求。收取老人需要清洗的衣物后,她们将待洗衣物在记录本上进行编号、登记,并将衣物送到南庄村为老服务中心。在那里,中心专门辟出了一间屋子作为共享洗衣房,两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正“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吴保芳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因为生活节俭,家中也没有置办洗衣机,因此大件衣被清洗成了难题。2022年,在走访村中老人时,南庄村党总支书记王军林了解到,像吴保芳这样“洗衣难”的空巢老人多达数十位。为了替老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这件“不便事”,南庄村建设了这间共享洗衣房,为村里7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洗衣服务。
在共享洗衣房里,各家老人的衣物被放置在干净整洁、标注有网格号的收纳箱中。衣物清洗严格遵守“一户一洗”原则,洗好后,志愿者会将衣物送回到老人家中。整个过程里,老人完全不用操心。
两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从花费上来说并不高,但却极大地提升了村中老人的幸福感,这背后是南庄村在开展“为老服务”时,用小成本解决老人真需求的理念。在这座村庄里,类似于共享洗衣房这种符合群众需求且村里又“力所能及”的“为老服务”还有不少。
比如,为方便空巢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随时求助,村里给每户空巢老人都发放了应急联系卡,上面有两位家政服务志愿者、村委会、医务室和应急用车电话;村里还将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聚集起来,从泥瓦匠到电工,主打“百事有人帮”;村里成立的鹊溪巾帼志愿者家政服务队,不但为空巢老人定期上门量血压、常态化开展家政服务,同时还定期举办文娱活动,一年组织一次外出游玩参观。
在南庄村村委会看来,“为老服务”不应该把老人当作失去能力的人去照顾,而应该尊重老人的意愿,让老人发挥能力,找到自我价值。了解到一些老人还有“再就业”的需求后,村里依托当地做“萝卜干”的传统,在去年成立了一家食品加工坊,推出自己的萝卜干品牌。在加工坊里,80岁的村民杨小珍干得不亦乐乎。“我在这里帮着切萝卜干材料,不仅能活动一下筋骨,还能赚点零用钱。”杨小珍说。
随着“为老服务”的开展,村中老人们对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更配合了,这让南庄村的村干部们感到十分惊喜。“目前,我们村正在打造美丽庭院和美丽菜园示范区,让更多老年人既能实现‘老有所为’,也能最大程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王军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