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社会保障 日期:20241025
教育手牵手 城乡心连心 书香润童年 美育筑童梦 全面提升各类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家门口”有了“就业直通车” 10万农民“钟点工”忙“三秋” 图片新闻 一间共享洗衣房背后的“为老服务” 强化“特殊群体”用电服务保障
  007版:社会保障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教育手牵手 城乡心连心
· 书香润童年 美育筑童梦
· 全面提升各类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 “家门口”有了“就业直通车”
· 10万农民“钟点工”忙“三秋”
· 图片新闻
· 一间共享洗衣房背后的“为老服务”
· 强化“特殊群体”用电服务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香润童年 美育筑童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凌青

  在福建省永泰县同安镇同安村的一片田野旁,伫立着一幢特别的“白房子”。它有明亮的大落地窗,步入其中,近500平方米的空间里,书架是最显眼的陈设。在这里,近万册图书被精心分门别类摆放好,主题涵盖人文、自然、历史、社会、儿童等各个领域。在书籍中间,一些孩子或席地而坐,或端坐于书桌旁,沉浸于阅读的快乐中。

  对于10岁的村里儿童张利利来说,这幢“白房子”是她在村里最喜欢的地方。她说:“这是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我最喜欢坐在书屋的二楼看书、写作业,从二楼露台远眺,可以看见大片的农田、日落和倦鸟归林。春天有绿油油的秧苗,秋天有金灿灿的稻谷,非常赏心悦目。”

  在日复一日的熏陶里,不仅诗情画意“住”进了张利利的心里,家境不算好的她还从书中汲取到了丰富的精神能量。“我最喜欢的书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本书。海伦身残志坚的真实故事,激励着我,因为我遇到的困难,与海伦的经历相比,都不算什么。”她感慨道。

  家住邻村云台村的王紫颖在同安中心小学上六年级,她也常来同安村农家书屋阅读。“我经常在一楼大厅看书,把《数学奇遇记》这本书读了很多遍。”王紫颖说,“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农家书屋不仅有书屋,还有电影放映室、音乐舞蹈教室,也承担着当地乡村美育中心的功能。在这里,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福州市十大“最美巾帼志愿者”颜晓梅为村里的孩子们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与活动,包括“电影沙龙”“乡村美育创意工坊”“村童野绘美术课堂”等。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没有‘笔’的绘画课。”在“村童野绘美术课堂”的一节课上,颜晓梅对孩子们说。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她解释道:“谁说一定要有笔才能画画呢?你们可以去捡自己喜欢的落叶,然后沾上喜欢的色彩,把它盖印在纸张上,这叫大自然的印章。”

  颜晓梅表示,现在乡村的孩子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但在美育这一块,跟城里的孩子依然有差距。“美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认知、情感与思想,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的期待是,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让乡村美育近在咫尺,让农村孩子的梦想触手可及。”颜晓梅说。

  当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时,一些来自当地的巾帼志愿者正默默地守护着书屋的日常运营。她们中既有怀揣支教梦的女大学生,也有热爱乡村的农家妇女,她们为孩子们讲解书中的生僻字和不解之处,还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共读时光等各类活动。

  村民张凤平的孩子今年5岁了,在参加了农家书屋周末的早期儿童阅读课后,她才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她现在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来参加农家书屋的绘本阅读活动,体验亲子互动情景剧等各种好玩的阅读方式。“这段时间我感觉孩子的专注力明显提高了。”张凤平开心地说。

  据颜晓梅介绍,同安村农家书屋自2022年8月挂牌至今,共组织了260多场活动,受益人群达8000多人次。她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能发现美的孩子。希望有一天,这些乡村孩子能透过窗外的原野,感受到广阔苍茫、生机无限。”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