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天蓝如洗。走进黑龙江省富裕县蓬生村,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村民脸上。
在村外的灵芝大棚内,一排排巴掌大的灵芝整齐排列,吸风机正在收集成熟的孢子粉。“这个时期正是灵芝的喷粉期,收集好的粉,可以做成灵芝孢子粉,价值相当高。”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文一边查看灵芝的喷粉情况一边对记者说。
2014年,在外地创业的王永文回到家乡蓬生村:“我不能就自己富了,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富。”
如何让村民富起来?王永文心里是有底的。抓好三件事:做好种植业,做强养殖业和做大食品加工业。
先说第一件事。2022年,蓬生村实现了全村3.2万亩土地整村托管。取得了村集体、农户双增收成效。2023年,蓬生村在2022年的基础上,又开展大垄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其中采用大垄双行密植技术种植大豆1.5万亩。蓬生村利用村集体领办的蓬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托管服务,每亩土地仅收取170元作为服务费,包含耕种防收等费用。在服务中,无论是种子还是化肥均全程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这样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拿到最低的价格,以多种方式减少村民的种地成本。
今年4月,蓬生村与黑龙江坤健集团达成了寒地灵芝种植与销售协议,引进灵芝大棚项目。目前,蓬生村灵芝大棚项目已经初具规模。项目投资10万元,新建灵芝大棚10栋。
再说养殖业。蓬生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北农生猪养殖公司。“我们为大北农提供场地,他们每年给村里固定租金35万元。”王永文介绍。除了租金外,村里还为大北农输送10人长期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同时,利用养猪场有机肥还田改善土地,液体肥还田期间,可以带动本村临时用工10到20人。
养猪之外,蓬生村还以“党领办+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开展绵羊养殖项目,从山东梁山县采购纯种小尾寒羊,带动31户脱贫户入股养殖,目前存栏301只,预计年底存栏达到600只、收益150万元。
蓬生村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今年,我们种植了1000亩小麦,以此为基础,我们引进了一个面粉加工厂,将小麦进行深加工,打出我们自己的品牌。”王永文说。
蓬生村引进的这家面粉厂投资1000万元,年可加工小麦2000吨、面条400吨,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
目前,蓬生村面粉厂以及线上直播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11月即可投产。明年,全村的小麦种植面积能达到4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