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41017
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会在云南曲靖召开 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举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按下标准化格田改造“加速键” 分区分类补短板 精准建设提产能 西藏昌都市:市县乡联动 土壤体检有高招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会在云南曲靖召开
· 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举行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 按下标准化格田改造“加速键”
· 分区分类补短板 精准建设提产能
· 西藏昌都市:市县乡联动 土壤体检有高招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举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清新

  日前,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行。本次会议以“粮食安全与农田高质量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政产学研”领域的管理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推动我国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并就盐碱地综合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了分享交流,会上还发布了《全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

  我国耕地资源家底并不厚实,大国小农、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在守住耕地数量红线的基础上,对耕地的利用精打细算,发挥耕地资源的最大价值。要通过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提升耕地质量,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单产,通过改善土壤生态保障安全,通过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扩大耕地后备资源。

  多项研究、实践表明,有效治理利用盐碱地,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坚持综合施策防治结合,选育推广耐盐碱作物,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会议研讨交流了各地不同盐碱类型区域分类分区进行的典型实践探索。针对轻中度盐碱地,开展了玉米、高粱、大豆、苜蓿等作物的耐盐碱种质筛选,培育耐盐碱、优质、多抗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针对重度盐碱地,筛选一批耐盐碱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耐盐碱植物,发展水产品,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在保护和修复盐碱地的基础上,获取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指示精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对后备耕地资源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分区分类开展治理,加快培育和推广耐盐碱新品种,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