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种业振兴 日期:20241016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发布“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 跨越千年,衢州造就一颗水稻“芯” 探秘种子“方舟” 感受生命力量 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展示花卉科技发展丰硕成果 图片新闻 保护稻种界的“大熊猫” 沉浸式体验制作乐趣 探索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重庆万盛: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006版:种业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 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发布“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
· 跨越千年,衢州造就一颗水稻“芯”
· 探秘种子“方舟” 感受生命力量
· 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 展示花卉科技发展丰硕成果
· 图片新闻
· 保护稻种界的“大熊猫”
· 沉浸式体验制作乐趣
· 探索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 重庆万盛: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保护稻种界的“大熊猫”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祎祎

  为普及稻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向社会公众宣传稻种资源保护利用成效,向种业企事业单位和育种家展示推介优异稻种资源,提高全社会保护农业种质资源意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以下简称“稻圃”)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组织开展了以“稻种资源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为主题的稻种资源科普开放日。

  开放日当天,稻圃专家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野生稻资源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外引野生稻保存区,详细讲解了野生稻资源数量、来源与特征特性,介绍了近百年来广东省四代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及各级职能部门在野生稻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优质稻品鉴环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挑选近年育成且在生产上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开展现场食味品鉴活动。活动现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何秀英研究员从米饭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5个方面对稻米品鉴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和评价,与现场群众共同评价、共同品鉴。

  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因宝库,尤其是野生稻资源,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其原生环境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濒临灭绝,保护对不良环境具有抗性的野生稻和多样性丰富的地方稻种资源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本次科普开放日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稻种资源的保护意识,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来,不断促进种质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