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种业振兴 日期:20241016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发布“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 跨越千年,衢州造就一颗水稻“芯” 探秘种子“方舟” 感受生命力量 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展示花卉科技发展丰硕成果 图片新闻 保护稻种界的“大熊猫” 沉浸式体验制作乐趣 探索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重庆万盛: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006版:种业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 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发布“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
· 跨越千年,衢州造就一颗水稻“芯”
· 探秘种子“方舟” 感受生命力量
· 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 展示花卉科技发展丰硕成果
· 图片新闻
· 保护稻种界的“大熊猫”
· 沉浸式体验制作乐趣
· 探索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 重庆万盛: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跨越千年,衢州造就一颗水稻“芯”

傅剑青 蓝晨 林敏

  近日,在国家文物局举行的2024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金园村的皇朝墩遗址作为上山文化第22处遗址,这里的古水稻田遗址被认定为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

  时光斗转星移,9000年稻作文化源远流长。今天的三衢大地,正飞速造就一颗水稻“芯”。

  如今,在皇朝墩稻田遗址上,绿油油的水稻正茂盛生长。近日,衢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早稻生产实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和亩均产量“三增”。其中,播种面积31.8万亩,创近10年新高;总产量12.76万吨,创近7年新高。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衢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宏航介绍,近年来,通过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和展示示范,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如中组53、中组100、甬优7860等主导品种大面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今年,全市早稻繁种面积达2万亩,为早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良种支撑。

  今年7月,江山市水稻种植大户陈彦福在百亩方和攻关田的早稻产量分别取得749.83公斤和754.36公斤的成绩,双双刷新“浙江纪录”。如今,他的2000多亩晚稻正处于灌浆期,预计将在11月中旬收获,他的新目标是突破“早稻+晚稻”产量超1500公斤的挑战。

  在衢州的水稻版图上,种一茬收两回的再生稻,是一块亮眼拼图。从2012年在常山推广种植再生稻,再到2021年制定发布《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衢州市地方标准,如今常山县再生稻种植户已超过100户,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种植规模、生产技术、产量水平均处于全省领先。

  造就一颗水稻“芯”,也加速了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推动农业向高效、精细化、高产方向发展。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方案》《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规程》等技术方案,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市以水稻集中育秧为主的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机插技术等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