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广西来宾市,蔗叶摇曳,丰收在望。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种植大户江先岛看着长势良好的甘蔗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们家的‘甜蜜事业’更甜了。”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因而一直以来广西都被称为中国的“糖罐子”。
来宾市是广西主要的产糖大市。近年来,来宾市通过规模化基地建设、良种良机良技融合、多元化产业发展,全面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转型升级,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2023/2024年榨季,来宾市糖蔗种植面积177.2万亩,进厂糖料蔗900.23万吨以上,蔗农收入将近50.53亿元,蔗农人均种蔗收入达9600元以上,一根根甘蔗不断榨出更多“甜蜜”糖、“幸福”糖。
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的“双高”(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种蔗大户曾德岸种了30亩甘蔗。2023/2024榨季时,曾德岸与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签订了甘蔗订单协议,种植糖厂推荐的“桂糖42号”等优良品种。糖厂甘蔗收购首付价格为540元/吨,比普通品种每吨高出30元,当白砂糖结算价格每吨超过6300元时,就会启动糖蔗价格挂钩联动机制,按照6%加价给农户,糖料蔗收购价格通过二次结算方式得以提高。“这样的机制下,我们种植甘蔗能获取更多的收益,也能省下选种、销售环节的麻烦,没有了后顾之忧。”曾德岸说。
为持续稳定糖料蔗生产,来宾市全力组织落实糖料蔗良种良法推广补助政策,促进蔗农降本增收。2020年起,每年对使用脱毒健康种苗种植的,按新植面积每亩补贴350元。自2023年开始,中央明确继续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并实行差异化补助,脱毒种苗补贴600元/亩,健康种苗补贴330元/亩。
3年来,来宾共推广脱毒健康种苗174.2万亩,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1亿元。目前,全市完成2024年推广面积79.73万亩,预计拨付补贴资金2.73亿元。
此外,来宾市一直积极落实“长牙齿”耕地管控措施,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整治,全力推进糖料蔗稳面工程,出台了《来宾市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桉退蔗进”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来宾市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万亩以上。
“农户自行清桉通过公司验收后,每亩地会得到850元的补贴。”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农建殿说。为引导农民种植甘蔗、扩面增产,不少制糖企业会主动与当地乡镇政府、村屯和蔗农对接,因地制宜推出桉树砍伐、机耕等补贴措施,为改扩种甘蔗的农户给予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
与此同时,制糖企业也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从砍运调度、自动卸蔗、除杂压榨提汁,水电气保供,澄清、蒸发、煮糖、分蜜等制炼工艺和干燥、包装等全流程各环节,提高糖料蔗生产效率和效益。2019/2020年榨季以来,来宾市5个榨季平均产糖率达13%以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来宾市通过实行规模化种植、良种繁育应用、高效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强甘蔗产业的竞争力,提升甘蔗单位产量,筑牢“第一车间”。
每年甘蔗榨季,砍蔗工总是供不应求。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一直是困扰甘蔗生产的“老大难”。在该市兴宾区凤凰镇,农机手余才库成立了福库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收割机、种植机、拖拉机、铲车等一批农机设备,他自己承包的1200多亩甘蔗地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传统人工收割每人每天能砍约1吨甘蔗,使用中型收割机一天能收80~100吨,相当于节省了80~100个人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成本。”余才库说。
在来宾,甘蔗联合收割机并非新生事物,但甘蔗收获机械化进展却不及预期。原因是传统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损耗较大,而且容易压坏甘蔗宿根,影响来年生长,因此甘蔗全程机械化推广一直阻碍重重。
近几年,糖料蔗“田间砍倒-机械搬运-集中剥叶除杂-糖厂压榨”的分步式机收作业模式悄然兴起。分布式作业,即田间砍倒作业的收割机体积小,其适合在一些丘陵地带、小散地块作业,也更适合广西榨季时因多雨天气导致的松软土壤条件,减轻对蔗地的碾压。“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效果好,可以直接实现蔗叶离田,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破解蔗叶禁烧难题,同时集中起来的蔗叶能够被多元利用成饲料、肥料或者燃料,为蔗农增加额外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晓斌介绍。
目前,来宾市已建成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点33个,2023/2024榨季集中除杂作业总量达到10.56万吨,较上榨季增加10.24万吨,2024/2025年榨季计划新增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点30个,全市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点达到63个以上。今年,受当地糖厂和蔗农需求影响,余才库也购置了一台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设备,目前正在调试设备,准备在新榨季投入使用。
良种是产量提升的关键。2019年起,来宾市开始与广西甘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甘蔗良种繁育,打造集良种引进、扩繁、种茎加工和推广于一体的糖料蔗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先后培育推广“桂糖42”“桂糖44”“桂柳05136”等20多个甘蔗新品种。
“每一代甘蔗品种改良更新后,新品种的产量每亩至少能提高0.5吨,出糖率至少能提高0.5%,品种一代比一代强。”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跃彬说。
目前,来宾已建成14个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共1.63万亩,完成配套建设脱毒种茎加工厂10个,年供种能力约12万亩;已建立糖料蔗脱毒组培苗培育中心一个,年生产脱毒组培苗1000万株。
“以前种植普通品种,亩产量只有5吨左右,改成新脱毒品种后,亩产达7吨以上,每亩甘蔗可增加收入1000多元。”凤凰镇富尧村蔗农黄祖明告诉记者,目前他家30亩甘蔗地全部改种脱毒种苗。
来宾市地处桂中地区,水低田高,甘蔗产量容易受水源影响。为了提升甘蔗产量,2023/2024榨季以来,来宾市开展蔗田“引水攻坚”行动,为糖料蔗种植基地配上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
“凤凰镇预计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17万亩,今年推广了三四万亩,然后逐年增加。”兴宾区凤凰镇周村村民莫崇虚介绍,肥水有保障,再配合上优良品种,亩产能达到8吨到10吨。
目前,来宾市甘蔗种植“耕、种、管”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经过智能化升级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来宾糖料蔗的产糖率大幅提升,年平均产糖率达13.26%。
一根甘蔗,除了被制成晶莹的白糖,还能变成什么?
在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甘蔗渣经过降解,再由机器模压成型、切边、除尘、检验、包装,一个个质地轻盈、结实耐用的餐盘、咖啡杯、快餐盒等环保新餐具,便从流水线上被制作出来。
在广西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甘蔗榨糖后的糖蜜,被开发制作成干酵母、酵母抽提物等多种产品,同时酵母发酵后的废液,又被提取用于生产有机肥,肥料返回甘蔗种植。
在广西来宾东糖纸业有限公司,除了甘蔗渣中90%以上的蔗髓回收送锅炉燃烧用于发电外,粗蔗渣作为造纸原料,用于生产出漂白蔗渣浆、本色浆、卫生原纸等各类产品。
这些是来宾蔗糖产业中变“废”为“宝”的一个个缩影。一根甘蔗能够实现“七十二变”,归因于来宾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甘蔗多样性产业发展新途径,推进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扩能提质。目前,来宾市已逐步打造出制糖产业链,以及制糖过程副产品所形成的蔗渣、糖蜜、滤泥、蔗叶5大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真正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净”。
“公司成立以来,经过5次技改扩建,目前日榨能力达到1.5万吨。生产的白砂糖、赤砂糖连续17年获国家糖业产品质量优秀奖。”广西来宾东糖迁江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覃进说。
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局长李晨表示,将继续紧盯蔗进厂量、食糖产量、蔗农收入和糖企效益,大力推进糖料蔗水肥一体化基地建设、制糖及综合利用设备更新和推进糖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