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农业文化遗产 日期:20241009
“遗产”如何变“特产”? 资讯要览 挖掘农遗智慧 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让紫鹊界梯田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我是女茶师,更是农遗传承人
  004版:农业文化遗产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遗产”如何变“特产”?
· 资讯要览
· 挖掘农遗智慧 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 让紫鹊界梯田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 我是女茶师,更是农遗传承人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是女茶师,更是农遗传承人

何环珠

  我是一名“80后”女茶师,也是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第一位女性传承人,但乡民们都叫我“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传承人。生长在茶乡安溪,我从小跟着家人种茶卖茶,深入茶行业后,我对制茶技艺产生浓厚兴趣,走上了茶技艺传承之路。从我二十多年工作学习中看,女性在传承、推广茶文化中一直扮演着“半边天”的角色,参与的工作覆盖了茶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文化、旅游等各个环节。

  为了培育更多高素质茶科研女性工作者、高水平创新型女性人才和企业家、高素养女性劳动者,2019年我们成立了茶叶领域第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所平台——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旨在通过女性带头示范更好地传承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为此,我们走了很长的探索之路:一是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通过“无我茶会”等平台,促进茶文化国际化传播;二是筛选女性致富带头人,以“师徒”机制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依托“科技小院”等平台,举行茶相关技能技艺等竞赛和培训,培养高素质女茶师,促进茶科技推广示范;四是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协同发展,立足“生态小院”等聚集女性从业者,用易懂、易学、易用的方式,传承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最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海峡两岸高校、社团开展技术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协办了2019年“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全程参与了安溪铁观音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起成立“世界女茶师非遗文化创新联盟”。

  茶,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如今,我们的女茶师正以独特的女性力量,让中国茶走向世界,让世界人爱上中国茶。

  作者系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创始人

  本版协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