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科技创新 日期:20240927
2024年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新技术考察会在福建南平市举行 智能化种植铺出致富路 编者按 技术集成促节水增粮 旱作节水技术扛起甘肃增粮“大旗” 生物育种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这样的高产优质品种,明年还要接着种!” 新疆:春大豆膜下滴灌高产示范田创高产纪录
  006版:科技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24年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新技术考察会在福建南平市举行
· 智能化种植铺出致富路
· 编者按
· 技术集成促节水增粮
· 旱作节水技术扛起甘肃增粮“大旗”
· 生物育种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 “这样的高产优质品种,明年还要接着种!”
· 新疆:春大豆膜下滴灌高产示范田创高产纪录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育种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初秋的赤峰,天朗气清,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生物育种产业化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展示地内,玉米正值灌浆期,一株株穗子排列整齐、长势良好。

  “看,这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棒穗非常干净、籽粒规整,与常规玉米相比,它的优点就是不容易发生虫害,保障产量和品质。”随手剥开一穗玉米,翁牛特旗农技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展示地试验了玉米品种45个,其中包括19个国家审定适宜本地种植的生物育种玉米新品种。

  试验表明,在相同栽培管理水平下,同一品种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在两种种植密度下较常规品种平均增产3%。同时,应用双抗生物品种,只使用一次草甘膦,就能完全除草,每亩成本较常规除草剂平均节省15元。而且因为不用再打药防玉米螟,平均亩成本又节省15元。另外,转基因抗虫品种对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效达90%以上,玉米收获后基本无霉变。“我去年看他们试验田的玉米长得不错,今年就承包了1000多亩地来种,确实节省成本,而且霉粒明显变少了。”翁牛特旗的一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

  “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我们今年继续开展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验工作,在试验展示地建设了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展示区120亩,共有24个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和相对应的常规品种,每个品种展示面积2.5亩。我们还打造了转基因玉米新品种高产田120亩,共选择5个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每个品种25亩,应用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分次精准滴灌和高产密植精准调控等技术进行田间精细管理。”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2021至2023年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转基因作物的抗虫、耐除草剂性状得到了充分验证,增产增效和生态效益非常明显。目前,我国的农业转基因工作已进入以产业化为主线、加快成熟品种推广应用的阶段,已有51个转基因玉米和大豆通过品种审定,26家企业获得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