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0905
“绿”潮奔流云岭间 地方对非经贸与发展合作成果丰硕 2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 图片新闻 奖教奖学蔚然成风 针对广东海南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绿”潮奔流云岭间
· 地方对非经贸与发展合作成果丰硕
· 2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
· 图片新闻
· 奖教奖学蔚然成风
· 针对广东海南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北京时间9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和婺源石堨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4个工程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今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朗、伊拉克、日本、南非、土耳其的14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77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20个国家。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沿用至今成百上千年的灌溉工程遗产所承载的治水哲学已成为中华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传统哲学观的象征。保护传承灌溉工程遗产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以及助推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