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司法厅获悉,河南省通过“以市带县、以城带乡、整体推进”的方式,构建了完善融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涵盖省、市、县、乡、村“三横五纵”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在全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点等,实现法律援助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为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河南省司法厅先后出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设置、平台建设、岗位职责等进行规范,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同时,选派了市域律师到律师资源不足的68个县(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万余件。探索建立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机制,推动律师资源下沉,赋能基层依法治理,解决律师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为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河南省司法厅持续打造法律援助受理快速通道,与16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指导仲裁机构在县(区)设立派出机构,满足群众的仲裁法律服务需求。召开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推动打造中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同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质量跟踪管理,采取自我评价、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评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