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园区建设 日期:20240831
梨产业园吸引人才回流 高效园区示范一地多收 高粱产业园引领节本增效 果蔬示范区提升产品竞争力 “触屏”种粮 “读数”田管 园区示范玉米单产提升 图片新闻 推动种业创新培育十八个水稻新品种
  006版:园区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梨产业园吸引人才回流
· 高效园区示范一地多收
· 高粱产业园引领节本增效
· 果蔬示范区提升产品竞争力
· “触屏”种粮 “读数”田管
· 园区示范玉米单产提升
· 图片新闻
· 推动种业创新培育十八个水稻新品种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黑龙江庆安县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农业数字化——

“触屏”种粮 “读数”田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常力强

  

  

  “触屏”种粮 “读数”田管

  

  示范区数字化管理植保无人机对稻田进行飞防作业。 资料图

  

  8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150多万亩的水稻陆续扬花齐穗进入灌浆期。通过田间传感器采集,种植户和植保员上报,田间光照、温湿度、病虫害等信息会及时上传全县数字农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如有异常情况,平台经过分析后会及时向种植户反馈相应管护建议。

  庆安县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会地带、寒地黑土核心区,拥有黑土层厚达60至100厘米的285万亩耕地,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供应基地,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近几年来,庆安县借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以水稻产业为重点,集聚资源要素、加大科技支撑、突出绿色发展,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实现水稻年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在示范区创建中,庆安县尤其以农业数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坚持从黑土地保护、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切入,着力推动数字农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建设,采取仪器探测采集和代表性信息录入上报的方式,推动全县农业数据收集和分析共享,并通过机器设备更新升级,示范引领无人化智能种田,为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探索出可行路径。

  

  129个监测站,让黑土地保护有据可依

  有机质(g/kg):33.6,土壤(pH):7.3,有效锌(mg/kg):1.78……鼠标点击“致富乡巨富村耕地质量监测站”,庆安县数字农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大屏幕上随即出现该站点的土壤类型、自然条件及10项实时监测指标,同屏显示的还有近三年的耕作方式,以及今年水稻施肥种类和每亩施用量等详细信息。

  “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要素,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庆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彦威说,加强黑土地保护,坚持用养结合,筑牢农业发展根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示范区创建以来,我们进一步增强了黑土地保护意识,并在方法路径上强化了科技支撑。”

  针对传统种植方式施肥一味追求量大的做法,庆安县将科学合理施肥作为提高种植效益和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措施。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范军看来,要做到科学合理就不能只凭经验和肉眼判断,而要有数据作为参考。

  借助数字农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庆安县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以万亩耕地为单位设立1个耕地质量监测站,实时采集点位土壤相关指标,将这些数据作为耕地施肥管护重要参考依据。

  “如果土壤有机质下降,就要对监测站辐射的农田增施有机肥,如果土壤偏酸性,就要及时施用碱性肥料。”范军说,相反如果按传统种植方式该施用钾肥时,实时数据显示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接近标准数值,就要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据数字农业综合平台建设负责人于文旭介绍,目前示范区已建成129个耕地质量监测站,覆盖129万亩农田。“这些监测数据一方面在短期内为施肥田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平台也会通过对相关数值和施肥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改造中低产田,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提供有价值参考。”

  于文旭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田管,庆安县耕地质量已提升1个等级。下一步,数字农业综合平台将在增加耕地质量监测站,加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的同时,整合农业资源与农村环境、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等大数据,构建全县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

  

  种植管理数字化,实现粮食增产5%

  庆安县升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种有2万余亩水稻。近期,通过卫生遥感数据,结合植保人员实地观察,县数字农业综合平台向合作社反馈约有200亩水稻出现下部茎秆发黄现象。

  “根据平台建议防治措施,我们及时喷施了药物,目前水稻已经完全恢复健康。”合作社理事长王廷富说,“如果只靠我们下地观察,等发现的时候病情可能就很重了,或者可能会扩散到更大的面积。”

  提起农业数字化带来的变化,王廷富立即打开了话匣子,“很早之前我们种地拿的是镰刀锄头,现在更多是要看手机屏幕,从智能催芽到插秧机无人驾驶,从病虫害防治到稻田浇水等等全离不开手机了,原来种地靠经验,现在更多要看数据。”

  王廷富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看,这就是每块稻田里的水位,如果哪块田水位低,点一下这块地的开阀键就能遥控浇地,等水位上升后再点击关闭就行了。”

  勤劳镇勤劳村种粮大户窦方胜同样对数字农业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今年插秧时,窦方胜第一次采用示范区加装北斗导航数据辅助行走系统的插秧机。“手机设定好路线,点击开始,无人驾驶插秧机就走起来了。”窦方胜说,“插秧农忙时技术人员人工费一天就得五六百元,今年不需要人工驾驶,我们2000亩地人工费节省了1万多元。而且,无人驾驶机器不用休息,插秧效率更高,秧苗密度也更加均匀。”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健介绍说,在示范区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中,庆安县根据自身产业基础,不断加强数字化赋能,引导研发机构与生产主体深度合作,推进粮食生产管理物联网预测预警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示范和应用。同时强化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监测,在水稻、大豆集中产区,结合5G现代化技术,设置传感器,实现信息技术和田间摄像头、传感器、气象站全面互联,实时传输种植田块的生长情况,精准控制水、药、肥,实现信息化精细化栽培管理。

  目前,全县累计建设浸种催芽车间20处,全部实现智能控温催芽。智能化农机装备累计超过2200套,可按照人工设计路线进行翻地、耙地、旋耕、起垄、喷药、收获等作业。2023年,全县通过物联网环境信息采集、作物信息智能感知等技术应用,实现粮食增产5%以上。

  

  10个分类服务平台,全方位护航粮食生产

  “只要在稻田里发现新的情况,用手机拍照并简单描述后上传系统,很快就会有农技专家实地察看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窦方胜所说的“系统”,就是庆安县数字农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设立的10个分类服务平台。目前,“农事E点通”信息服务、数字金融服务、农业投入品管理、惠农补贴管理等7个平台已经开通运行。

  其中,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为农户提供网上授信申贷服务,目前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帮助全县农户在金融机构贷款2294笔,贷款金额3.8亿元。农业投入品管理平台已通过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销存管理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将全县192家农资经销商店纳入管理,实现对种子化肥农药产品有效监管。同时全县推行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销售,实名购买,做到来源清晰、去向有记录、施用按规范,农业投入品用量较2019年下降了2%以上。惠农补贴管理平台已录入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数据,农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自己所获得的各项惠农补贴。

  据介绍,目前智慧畜牧服务平台、数字营销服务平台、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正在由数字农业技术公司进行搭建,待搭建完毕后即可进行数据录入,开通运行。

  在数字营销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庆安县一方面大力推动电商销售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发小程序,试点推出“稻田订制+农文旅+数字私域”。目前,共有1500人定制,项目带动当地农户410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同时,庆安县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着力提升粮食加工仓储能力,推动相关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扩大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解决用工难、生产效率低等难题。目前,庆安县重点支持东禾金谷、博林鑫、鑫利达、双洁等企业建成总容量150万吨的智能仓储库,占全县仓储总量的50%。其中,东禾金谷、博林鑫集团两处数字化稻米生产车间,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占全县稻米加工能力的三分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