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至,跨过长城,来到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市,已能初感凉意。广袤的华北平原在这里向山地丘陵地带过渡。承德市地形复杂,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在群山层林间,星罗棋布分布着不少村庄。而这些村庄和外界交通往来的重要纽带就是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之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地修好农村公路,积极打造“四好农村路”,成为了承德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围绕“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承德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带动沿线居民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二兴营村位于燕山山脉深处,森林密布,山高路远。这里风景好,瓜果香,但因处于大山深处,出行不便一直是困扰着当地干部群众的难题。
经历3年的建设,连接该村和周边6个村庄的农村公路在2020年竣工通车。该路随着山势盘桓而上,雨后如同在云中行驶,因此被称为“云盘路”。路修成后,瓜果不愁卖了,自驾来的游客也多了,群众的生活更方便了,增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瓶颈,双滦区秉持着在“通”上纵到底、在“畅”上密结网、在“运”上到家门、在“安”上增质效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美丽乡村、产业园区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宜的融合发展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的绿色生态路,与以人为本理念相呼应的安全畅通路,与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相适应的通达公交路,与各级公路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联通的互联互通路。
二兴营村党支部书记任占存追忆着往昔对记者说:“这条路的通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原来肩挑驴驮赶几十里山路才能卖出农产品,现在路边地头就可以进行销售。此外,还解决了村里应急管理难的问题,原来村民突发急病或遭受意外事故,都得用担架抬到通车地带,急救车进不了村里,村民得不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原来与外部没啥交集,信息闭塞,现如今路路畅通,众多外地游客来村游玩。”
今年4月,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公布,双滦区位列其中。然而,双滦区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双滦区委书记张抗震表示:“双滦区以国家政策为指引,注重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确保道路质量与安全,实现了农村公路网络的优化升级。下一步,双滦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公路长期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围场县位于承德市最北部,县域面积9200多平方公里,为河北省面积最大的县。作为河北省“北大门”,具有“南面京津、北靠辽蒙”的重要区域位置优势。该县是“塞罕坝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发源地,域内有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公园。近年来,围场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四好农村路”这一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建成了核心城区连接和辐射37个乡镇,带动312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2020年以来,围场共实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0项,总投资达47亿元,建设各等级公路780余公里。截至目前,围场县农村公路路网总里程3500公里,其中县道312公里,乡道688公里,村道约2500公里。全县区域已全部通达硬化路,通畅的农村路网带动了相关产业数万人就业,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好农村路”,是富民路,也是就业路。围场县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并更新沿线基础设施,吸引大量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降低了农副产品运输成本,促进马铃薯产业壮大和牛羊产业精深加工扩能,加大了该县农业龙头企业与京津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力度,畅通、快速、舒适的农村公路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靠纽带。
在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围场以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重点组织实施了塞罕坝山门至棋盘山段复线、御道口牧场至神仙洞三级公路等路段的农村公路建设及改造项目,串联起一批红色游、培训游、体验游精品示范项目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有效助力了旅游产业实现规模效益。
围场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仲春来说:“近年来围场县立足自身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绿色产业优势,建设了一批以湖清线农村公路为代表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该路线全长13.3公里,以秀美的景观,突出的经济效益为发展准则,沿线硅砂产业、农副产品种植、农家游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成为了旅游‘打卡地’。围场县交通运输局为了有效确保道路日常养护到位,在当地设置了公路养护公益岗,在该岗位上每年每人可增收3万元。”
在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上,承德市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实现了各具特色又殊途同归的路径。平泉市“契丹风情路”带动了食用菌的发展,沿线共建食用菌园区131个,食用菌深加工企业2家。隆化农村公路宁石线,“一条康庄驿路”串联了茅荆坝AAAA级国家森林公园、黑熊谷风景区等15个精美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增加到70万人次,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兴隆县的兴隆山、雾灵山景区以“美丽农村路”为纽带,发展高端民宿和农家院1760多家,各类企业31家,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滦平县金山岭旅游路,在春秋时节更是扮靓了金山岭长城沿线,在生态和谐、文化凸显、拉动旅游资源等方面示范作用显著。宽城县潘家口水库景区路,有效活跃了农村产业地区经济,助推了水库周边、红色村镇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燕山山峦到坝上草原,从山地丘陵到茫茫林海,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由点及面串联起了沿线的村庄,成为当地的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一条条整洁美丽的农村公路的见证下,大山深处、草原内陆的人家从此不再偏远,曾经封闭贫穷的历史已结束,走向了光明坦途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四好农村路”相关工作中,承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山介绍,承德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河北省工作部署,在“建、管、护、运”上协同发力,让“四好农村路”发展成效更显著。下一步,承德市交通运输局将接续编制“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旅游景区的有效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