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富民乡村产业 日期:20240817
如何打通农副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首届新梅行业大会促产业发展 小葡萄也能强“链”富农 农旅融合推进绿色发展 贵州正安县:一叶白茶带出十三个亿 探索“供销+”模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007版:富民乡村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如何打通农副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 首届新梅行业大会促产业发展
· 小葡萄也能强“链”富农
· 农旅融合推进绿色发展
· 贵州正安县:一叶白茶带出十三个亿
· 探索“供销+”模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索“供销+”模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川绵阳安州区河清镇

  近年来,四川绵阳市安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工作思路,结合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推行“供销+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全区已建成基层供销合作社19个,助力村均年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健全组织体系,选优配强“领头雁”。采取基层党组织引领、镇村社一体化推进模式,由镇党委指导建立“三会”制度,完善供销社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参选基层供销社负责人,广泛动员党员和群众入社参与日常管理和监督,形成监事会、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监督共管格局。

  瞄准市场需求,整合搭建“新平台”。盘活闲置资产打造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运营点,通过农资集中采购、统一销售和统一配送,保证质量并减少流通成本,同时立足区域特色拓宽农产品代销渠道,主动让利于民助农增收。2024年,仅河清镇白溪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就实现农资销售额60余万元,帮助农户销售蔬菜600余吨,助力菜农增收12万余元。

  注重经济效益,集体创收“多样化”。依托“村党组织+供销社+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供销社统筹协调作用,整合资源要素,释放“土地银行”活力,做优托管代管服务。今年来,河清镇白溪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已实现营业收入7万余元,助力农户土地流转收益同比增加11.6%,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