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丰茂。7月22日,在辽宁省抚顺市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里,来自全省水文系统的监测人员围绕在一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屈云芳解剖鲢鱼。
只见屈云芳首先用镊子夹取一片前鳍下的鳞片并介绍说:“在显微镜下观察鱼的鳞片结构可以判断鱼的年龄。”
其后,屈云芳打开鱼的鳃盖,取出花鲢和白鲢的鳃耙向大家展示说:“鳙鱼和白鲢鱼的鳃耙结构特征不同,对藻类的富集效果也不一样,白鲢鱼鳃耙缝隙小或不开,对细小藻类富集效果好,主要滤食水体藻类。”
据介绍,鲢鱼对水体中的藻类有过滤和富集的作用,藻类会出现在其粪便中,而镜检可达到定性分析藻类生长状态的目的。解剖鱼的内脏,分离鱼消化道里的内容物(鱼粪),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蓝藻的生长情况,进而分析水库里蓝藻的发展趋势。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白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通过观察白鲢鱼等滤食性鱼类的解剖镜检可以判断出水体内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以佐证水体的生态状况。
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等生态循环治理模式,在水库放养滤食性鱼类大量滤食水中藻类,再通过捕捞转移这些鱼可以达到减少水体中藻类、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结构、优化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水质监测是用化学的工具与方法来评价水体的营养状态,而水生态监测是用生态学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生态链状态,通过对以往结果的动态评价来预测未来趋势,制定预警机制,并提前采取措施。比如可以控制放养白鲢鱼、鳙鱼的鱼苗比例,用生物治理的方式净化水质,更好地恢复水生态环境。”屈云芳说。
抚顺市水文局党委书记李丛和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屈教授的讲座让他们认识到当下开展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了解了用生物措施控制藻类增殖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