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健康养殖 日期:20240812
分区轮牧种羊草 草原增绿人增收 猫尾草惨遭虫害 专家团出手相助 试种成功桑根草 饲草队伍添新兵 图片新闻 “空中”建牧场 科技绽“金花” 酷暑难耐?浙江正在选育不怕热的奶牛 汛期动物炭疽防控技术要点
  006版:健康养殖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分区轮牧种羊草 草原增绿人增收
· 猫尾草惨遭虫害 专家团出手相助
· 试种成功桑根草 饲草队伍添新兵
· 图片新闻
· “空中”建牧场 科技绽“金花”
· 酷暑难耐?浙江正在选育不怕热的奶牛
· 汛期动物炭疽防控技术要点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甘肃岷县

猫尾草惨遭虫害 专家团出手相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7月中旬,走进甘肃省岷县寺沟镇的万亩猫尾草标准化种植基地,眼前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道路上黑压压的虫子成群结队,地里的植株上也爬满了幼虫,饱受摧残。

  “刈割后再生植株受害最重,叶片残缺不全。其次是未刈割的植株,大量的穗被啃食,枝条上叶片所剩无几,多呈光秆状。就目前情况看来,虫害将会严重影响猫尾草的产量。”查看植株情况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兰州大学教授李彦忠感叹道。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平均海拔2700多米,高寒阴湿的气候为猫尾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县猫尾草保留面积持续多年达10万亩以上,其产品占全国猫尾草市场的90%以上。但近几年,该县猫尾草持续遭受黏虫虫害,使猫尾草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今年7月中旬,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派出科技特派团,前往岷县开展牧草病虫害科技帮扶。

  “2021年开始,我们这里的猫尾草田就开始出现这种黑色的虫了,一直到今年且每年都有,严重的时候草叶子都能被啃个精光。”岷县寺沟镇立林村村民张斌朋说。

  据李彦忠介绍,造成岷县猫尾草虫害的黑色害虫为黏虫,该虫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茎叶,并且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之一。

  专家团队到各乡镇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所有乡镇的猫尾草上均有黏虫,在海拔较高的乡镇,黏虫密度每平方米高达258头,每亩17万头。

  针对当地虫害情况,专家团队立即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显示,23%高效氯氟氰菊酯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可达85%。

  为加强黏虫防治技术宣传,岷县畜牧局与专家团举办了猫尾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对猫尾草种植大户4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并编写印发了防治手册100多份,提出了联防联控的防治建议。

  “黏虫不仅危害猫尾草,玉米、小麦等禾本科粮食作物也须加强防治。”李彦忠提醒。

  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防治,目前该县黏虫灾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