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本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7月末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镜泊湖段水位流量达到百年一遇。近日,根据黑龙江省宁安市河道管护中心数据显示,牡丹江工农兵大桥监测点水位趋于持续下落态势。汛情过后,宁安市组织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迅速下沉受灾一线全力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在宁安市宁安镇江南村的一处农田内,20台抽水泵满负荷工作,农业专家对农田下一步如何开展生产自救进行专业指导。
宁安市把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制发抗灾自救方案,派出指导组深入乡镇一线指导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全力开展农田积水排涝。全市调配工作人员1681名、排涝机具349台,对积水地块进行清淤排水。充分发挥全市249个农作物监测点作用,调配5万亩病虫害防治药剂,组织分派专家和技术人员4组105人次,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旱田、水田病虫害等提出科学指导意见,保障农作物稳定生长。
在宁安市渤海镇上屯村,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村民家对受损房屋进行登记。“我们成立受损房屋排查鉴定工作小组,对过水村屯房屋进行排查统计。同时,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房屋鉴定工作,修复工作紧随开始。”宁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于过水村屯的道路,宁安市交通局组织抢险人员与设备,全力开展断点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应急抢通工作。目前,国道上8处较轻水损桥涵全部抢修完成,抢修道路22条63公里,村屯道路全部恢复通行。
与此同时,宁安市疾控中心组建消杀队伍10组,配备专业人员100余名,深入受灾标杆屯开展灾后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日均消杀能力达两万平方米。
针对防汛抗洪救灾过程中出现的断电、断讯等问题,相关单位立即组建队伍开展抢修工作,截至目前,8条停电线路全部抢修完毕,90%通信基站也已抢修完毕。
宁安市还多措并举加强物资保障供给。目前已下放救生衣、雨衣、水靴等防汛物资800余套、水泵200个、被褥2300套、生活包500个、米面油400套。同时,下放急诊急救、慢性病和多发病常用药品共计48种,并联系13家大型超市作为应急食品物资保供企业调配物资,物资存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