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40810
大茅山的脸 悠悠古韵润山乡 听取蛙声一片 螺趣缤纷 晒伏 《白鹭来到我家乡》农民画 立秋(外一首) 听蝉
  008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大茅山的脸
· 悠悠古韵润山乡
· 听取蛙声一片
· 螺趣缤纷
· 晒伏
· 《白鹭来到我家乡》农民画
· 立秋(外一首)
· 听蝉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悠悠古韵润山乡

马淑琴

  我的家乡北京门头沟区现存51个古村落,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12个。山洼水畔,远远望去,屋脊沿着山的走势翘望,云层存储前世的炊烟。青砖灰瓦的韵律,夹杂黄土的温暖与谷草的幽香。满脸皱纹的石碾石磨是慈祥的老者,会把磨道和碾坊里的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爨底下村,把传统庭院与山势巧妙融合,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工艺精良,构成独特的山地古民居建筑群。拂去岁月的烟尘,古堡高耸,数百座四合院,砖石砌成线装的史书。青紫两色石板,铺就野花掩覆的小径,水路进出有序,环绕晒谷纳凉的天棚,别出心裁的猫眼狗洞,养育了与人和谐相处的生灵。门口的拴马桩和上马石还在等候,马上的主人何时出征。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此写生时,称爨底下是“北方民居的周口店”“仿佛从火山灰里扒出来一个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说:“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于珍贵之列。”岁月打磨的铮铮古韵,在“爨”字的笔画里,底气十足地生根发芽。

  另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充满古老灵动的神韵,因明清出过2名进士和多名举人,称为举人村。古老的街巷里,有明代五进院落的“举人宅院”,有“八大堂”之称的古商宅院,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三义隆”四合院……这些个性化的古民居古商号,门楼、影壁、门窗、隔扇做工都很考究,砖雕、石雕、木雕精巧别致,寓意独特,并独出心裁。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那些溢满文明素养的乡村文化。灵水村西南海火龙王庙的墙壁上,至今还镶嵌着一块300多年前为保护这里的八角池水源而铭刻的“三禁碑”。

  除此之外,村里还制定了“猪羊圈养”规定,举人刘增广煞费苦心“从我做起”。故意将自家猪放到街上,并带人追赶,待猪跑遍全村,将猪捉住杀掉,把肉分给村民,带头接受惩罚。至今村民还能随口说出“猪有圈,狗有链,鸡有绊,养猫户户串”的民谣。村里碾坊的墙壁上写着“君子不争”,体现村民的君子风度。

  灵水村还有4株奇特的古树,其中,一株2000年古柏长在村北半坡,胸径213厘米,是全区最粗的侧柏,几支主杈托起蓝天白云,如一株仙气袅袅的巨大灵芝。南海火龙王庙的院子里,有两棵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柏。其中一棵怀抱一棵桑树,人称“柏抱桑”,另一棵怀抱一棵榆树,人称“柏抱榆”。是人为嫁接,还是小鸟叼来的缘,至今是个谜。灵泉寺内还有一棵雌雄一体的银杏树,原本雄性,却有一段雌枝,并果实累累。

  古树是岁月的文化积淀与见证。据查,全区在册古树有1720棵。除潭柘寺、戒台寺里那些被皇家青睐、受皇家封赏的古树外,更有那些与古村共生共存,为村人遮风挡雨,与村人荣辱与共,同享悲欢的村中古树。有村的地方就有树。千百年来的风雨,以最经典的意象,把一棵棵老树塑成了村的精魂。村人对古树也是敬神一样尊崇和敬畏。清晨,太阳从树梢上升起,夜晚,月亮在树枝上挂起灯笼。村人总是聚在树下乘凉游戏、说古论今……街巷中的老树,古槐居多。历经千载冰霜雨雪与狂风霹雳,有的仍高大粗壮,枝繁叶茂,有的树干中空,树结突起,如先辈劳累变形的骨骼,还有的在战争中挺身抵挡枪炮,伤痕累累。不论何种形态,它们都以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村中不朽的风景,都是乡愁最生动的象征。每一棵树都是传奇,都有故事,都是村的情怀与图腾。

  新建成的国道109新线高速路于今年7月1日已经通车。新路以龙腾盛世的吉祥和前所未有的壮观雄威在京西山水间盘旋环绕,对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促进旅游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老区人民感恩新时代,也没有忘记昨天遍布地域的京西古道。区境内,经人工修筑过的古道是以河谷、沟谷、山隘等地形为基础,以人类活动为目标,以西山大路等为主干,东连北京城,西达冀晋蒙,南北通房山、昌平、涞水、涿鹿、怀来等区县及村镇,具有商旅、军事、宗教、民俗等功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统称京西古道。不仅是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而且成为当今生态文化的闪光点。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京西古道被列为“100项重大新发现”之首。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区境而过,京西古道以永定河为主线。古道也是一条河,是家乡的一条旱河。河流牵着古道越走越远,古道追着河水日月穿梭。岁月沧桑,许多古道段落仍保存完好,如坐落关城、伴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牛角岭古道;建在悬崖上的石佛岭古道;蹄窝胜景成千古奇观的峰口鞍玉河古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枢纽作用的王平口古道和大寒岭古道;交错纵横的妙峰山进香古道等。京西古道藏卧在崇山峻岭中,起伏跌宕、迂回婉转,每一块路石都成了被岁月打磨的包浆美玉,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幽深境远的道路串起无数美景,亦如仙境。

  多年来,区里的文化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进行京西古道的挖掘和研究,促进其开发和利用,使古道文化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慕“道”而来,探幽猎奇,观光休闲,旅游健身,并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

  困苦封闭的年代,古韵山村如磨道上蒙住眼睛拉磨的驴儿,走了很远的路,却始终没有走出贫穷的小圈儿。如今,山乡的主人成为一群矫健的雄鹰,沿着春的风向找到了天空。他们从绿水青山和悠悠古韵中提炼舒心的日子,古韵山村成为最美休闲乡村和乡村旅游模范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