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40808
塞上江南展“新”绿 赓续中华文脉 绽放时代光彩 我国文化自然瑰宝在世界绽放光彩 重庆开展八大行动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图片新闻 组织化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 深化京蒙协作 念好生态文旅经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塞上江南展“新”绿
· 赓续中华文脉 绽放时代光彩
· 我国文化自然瑰宝在世界绽放光彩
· 重庆开展八大行动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 图片新闻
· 组织化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
· 深化京蒙协作 念好生态文旅经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组织化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

——海南海口市美兰区城郊“菜篮子”改革发展见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卫哲

  “夏令营第一个活动是蔬菜生产科普与展望,内容包括我们正在做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未来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激发菜农子女以后从事蔬菜研究与生产的兴趣,着眼于培养10年、20年后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新农人’。”近日,在海南美兰蔬菜科技小院,小院学生院长、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何胜亚向参观者介绍即将举办的“小菜苗”(菜农子女)夏令营日程安排。

  海口近郊有1500多户外来菜农租地种植叶菜,主要来自广西、湖南等地,种植面积约8000亩。外来菜农生产供应的叶菜占到海口本地叶菜产量的70%左右,是海口“菜篮子”生产的主力军之一。

  为了方便生产管理,这些外来菜农多数居住在菜地,加之相对分散,缺少组织化,很难与当地政府部门形成有效对接,相关扶持政策难以惠及。

  美兰区是海口近郊外来菜农集聚的主要区域之一,近年来,为了有效服务、整合外来菜农生产,美兰区探索出一条组织化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路径,助推海口近郊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服务活动聚人心

  2023年9月,海口首家科技小院在美兰区灵山镇林昌村加乐田常年蔬菜基地设立,由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成员担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重点研究和推广叶菜生产的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派出3名研究生常驻美兰蔬菜科技小院,每人每年入住时间不少于300天,入住期间在田间开展实验,与农户共同耕作,每天撰写研究日志,分析优化管理措施,有效解决理论实际脱节、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

  由中国农业大学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的科技小院模式,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海南美兰蔬菜科技小院也不例外。美兰蔬菜科技小院设立以来,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举办“小菜苗”夏令营是其中一项。

  这些外来菜农家庭中,有600多名流动儿童随家长离开户籍地在海口近郊生活,因其家长主要是菜农,被形象地称之为“小菜苗”。

  为了让外来菜农安心生产、保障城市“菜篮子”生产供应,今年4月美兰蔬菜科技小院会同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策划了关爱“小菜苗”行动。除此之外,美兰蔬菜科技小院还定期举办“叶菜名家田间课堂”,邀请科技人员实地培训,指导生产。正是通过一次次带着真情实意的社会服务活动,科技小院对外来菜农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科技以人为本,这次‘小菜苗’夏令营,除了举办未来农业科普外,还将带领孩子们到律师事务所参观,让他们从小增强法律意识;还会到萌宠动物园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外来菜农子女融入城市,促进城乡融合。”何胜亚说。

  

  科技创新带来节本增效

  今年59岁的陈庆华,从广西来海口美兰租地种菜多年。去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两名研究生入驻蔬菜科技小院时,性格直爽、快人快语的他多次笑言:“学生娃是来玩耍的吧?教我们种菜,不可能。”

  越不相信,越要让你信服。在小院依托单位建议下,美兰蔬菜科技小院决定将陈庆华列为菜心、小白菜优化施肥实验户,老陈也表示同意。不过第一次实验过程中,由于思维惯性,陈庆华不小心又按传统方式施了肥。

  而隔壁参与实验的农户按照要求执行后,同样面积的菜地,不仅化肥使用量大幅减少,产量还增加不少。实验测产那天,陈庆华夫妇难以置信地连连发问,“你们用了什么质量好的化肥,还是说你们有什么魔法?”

  看到科学施肥效果后的陈庆华又热情地邀请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到自家地里开展下一轮实验,并承诺这次一定按照要求执行。

  科技小院入驻加乐田常年蔬菜基地后,先后跟踪20家菜农的菜心、小白菜、空心菜在整个生长周期的施肥情况,包括肥料种类,底肥与追肥的时机、用量、方式等,采集菜心样品109份、小白菜样品119份、空心菜样品66份。分析发现该基地每个种植户都有自己的施肥习惯,肥料种类繁多,存在肥料用量过多、施肥不科学、养分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最终造成种植成本较高。

  针对发现的问题,科技小院师生根据养分平衡法及土壤和蔬菜样品检测结果,推算出不同种类叶菜的实际养分需求量,最终得出推荐施肥量。

  “我们计划开展6轮对比实验,以便验证和调整。目前菜心、小白菜已进行到第三轮,空心菜进行到第二轮,每轮参与实验的农户数量逐步增加。”何胜亚说。

  两三轮实验的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让所有人惊喜。养分吸收效率方面,相较于传统施肥处理,采用优化氮磷钾施肥处理后,菜心的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了40%、346%、104%;小白菜的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63%、277%、77%;空心菜的磷、钾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41%、28%,根据作物需求,优化施肥配方中增加了氮肥。

  产量方面,菜心、小白菜、空心菜的产量分别提高11%、12%、8%。经济效益方面,菜心、小白菜、空心菜每亩每年可分别减少化肥成本投入2889元、2863元、776元。

  面对这个结果,陈庆华高兴地算起了账:“我家近7亩菜地,如果按小院的方法施肥,平均每亩节约化肥成本2000多元,产量还提高一成,全年增收3万元以上没问题,没想到科技的力量这么大!”

  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秘书长、海口海农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邓玉清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海口常年蔬菜基地5万多亩,按70%种植率推算,常年种植面积约3.5万亩,如果推广美兰蔬菜科技小院的施肥技术,海口常年蔬菜基地化肥减量可达50%左右。海口“十四五”期间化肥减量的目标是15%,常年蔬菜化肥减量有利于整体减量目标的轻松实现。同时,优化施肥可使海口本地蔬菜生产成本每斤降低约0.3元,对于海口“菜篮子”工程的保供稳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组织化引领成合力

  “美兰蔬菜科技小院成功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团队的功劳,另一方面菜农合作组织也功不可没,菜农合作组织是科技小院成果由点推广到面的关键。”海口市美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吴育苗告诉记者。

  吴育苗介绍,美兰蔬菜科技小院的依托单位海口海农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由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牵头,联合海口近郊菜农于2016年成立,社员约600户,社员菜地面积约4000亩。种植品种以叶菜为主,包括十字花科、旋花科、菊科、苋科、百合科等海口常见的各种叶菜。

  2019年9月,在海口市政府支持下,由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椰海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海口海农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发起设立海口椰海叶菜联盟,目前联盟中菜农成员约1100户,核心基地面积7000多亩。2020年,海口市政府印发《海口市落实“菜篮子”责任制二十六条措施》,提出“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依托叶菜联盟组织带动指导菜农标准化生产,畅通产销渠道。

  “联盟主要起到政府与近郊散户菜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政府和金融机构、公益批发市场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落实到广大散户菜农身上。”身兼椰海叶菜联盟副理事长的邓玉清介绍,联盟的宗旨是“保供稳价提品质,菜农市民两头甜”。

  通过梳理常年蔬菜领域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海口椰海叶菜联盟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研究生长驻型的科技小院是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最好方式之一,2023年经多方努力,终于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团队合作设立了美兰蔬菜科技小院。接下来将联系更多科研院校设立植保、园艺、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科技小院,形成蔬菜产业的科技小院集群,更好地支撑海口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美兰蔬菜科技小院的设立得到省、市、区科协系统,以及美兰区委组织部、科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科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争取将‘科技小院+菜农组织化’创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吴育苗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