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806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庆梁平区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石楚园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盼了好多年的秸秆卖成钱,今天终于实现。”8月2日,重庆市梁平区袁驿镇响滩村1组村民齐文琼拿着稻草收购合同高兴得合不拢嘴。

  齐文琼是水稻种植大户,种了140多亩地,以前,每到秋收时节,稻草就成了丰收的“烦恼”。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水稻还未收获,稻草就有了订单,重庆华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上门预订了她家所有的稻草。

  “1块钱1公斤,每亩水稻至少有250公斤稻草,算下来能增收3万多元,这下‘草垛垛’就成了‘香饽饽’。”齐文琼一边算着账一边感叹。以前水稻收获后稻草怎么处理一直是困扰她的难题,把稻草从田里搬出来人工费都要上万;不搬出来直接粉碎还田,往往在下茬作物种植时没有完全腐烂,影响耕作。

  农作物的价值,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近年来,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已被大家熟知,但秸秆怎么用,老百姓手里的秸秆卖给谁,农户和秸秆加工企业如何建立联系一直是个难题。

  秸秆经纪人的出现破解了这道难题。看好川渝中药材市场的邓华滨,由袁驿镇政府从贵州招商引资,成立了重庆华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中药材、蔬菜等烘干业务,但他过来之后发现秸秆利用大有可为,就兼职干起了秸秆经纪人。

  “秸秆浑身都是宝,综合利用效益好,我有销售渠道,现在又有了货源,这个事情当然做得。”邓华滨表示,农户手里的秸秆有了出路,加工企业有了优质原料,自己的公司也能得到发展,这是多方共赢的事情。

  一根秸秆,能走多远?在秸秆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下,它从梁平走出,奔赴贵州,再由企业加工成草绳、草帘、工艺品等销往全国各地。

  齐文琼的稻草合同是邓华滨今年签下的第一份稻草收购合同,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大家纷纷表示自家的稻草今年也要打理出来卖成钱。

  在解决供需端的问题之后,秸秆的乱抛、乱烧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些曾经因为无用又难以处理而被农户丢弃、焚烧的庄稼“下脚料”,从让政府和群众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摇身一变”成为致富增收的“草里金”。

  要注意的是,秸秆回收是有标准的。齐文琼告诉记者,此次回收的稻草标准,要求干草长度80厘米以上,顺草、全干、无草青、外观无泥土、无腐烂。袁驿镇及周边回收分为上门收购0.7元/公斤,运送至该公司仓库1元/公斤。梁平区内其他乡镇则可统一收集存放,超过10吨,公司前往运走,价格1元/公斤。“若使用收割机收割水稻,需选择半喂式机器,保留稻草的完整性。”邓华滨特别提醒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