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806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走进宁夏圣友德实业有限公司,一排排现代化车间映入眼帘。堆肥发酵车间里,两台大型机械翻抛机正在有序地运转着,将堆积的畜禽粪便进行翻抛,促进其充分发酵,转化成有机肥。污水处理车间里,废水经过层层净化处理,最终变成清澈的灌溉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周边农田,滋养着一片片绿油油的作物。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边严控高耗水农业,一边发展节水农业。同时,深入践行“四水四定”原则,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灵武市白土岗乡作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周边煤矿矿井水排放也一直是困扰当地环境治理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宁夏圣友德实业有限公司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和“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项目,为银川市农业节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公司安环部长杨华介绍,使用固液分离、耗氧发酵等技术,能够将养殖园区产生的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同时对煤矿矿井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用于周边土地和农林的灌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我们建设了2条大型有机肥生产线和矿井水资源化利用车间。”杨华说,截至目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已处理粪污、粪水6.43万吨,生产的有机肥用于周边土地土壤改良,粪水用于厂区周边牧草地及海子井村流转地液体肥。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已接收原水285万多立方米,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厂区内、外绿化用水,以及海子井村2500亩流转耕地的灌溉用水。此外,公司承包了近万亩高坡荒地,厂区附近3000亩土地开始变绿,种植的青贮玉米、苜蓿开始产生经济效益,防护林带开始产生生态效益。

  有了水源才能更好发展农业,各个涉农企业积极探索节水之道。位于西夏区的正丰富农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方式,实现了节水、节肥、增产的多重目标。“窍门就是水肥一体化。同一块地,实施水肥一体化之前,收入1700元;实施水肥一体化后,收入2100元。”公司负责人吕正文说,玉米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一般实现节水30%以上、节肥50%以上,产量提高约30%。

  银川市通过制定节水方案、建设高标准农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发展节水型牧渔业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农业用水总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银川市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灌溉技术,葡萄、枸杞、供港蔬菜、牧草、经果林等全部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并示范推广小麦、玉米的滴灌节水技术。同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农业用水实施全方位自动化管理,实现精准节水。在供水环节,通过精准计量配水及渠道防渗漏等措施,减少输配水损失。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现代化生态灌区节水改造,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前沿节水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发展保障措施,并加大农业节水宣传,增强农户节水意识,推动农业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