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806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 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 畅通洄游通道 保护鱼类生态
· 银川出实招做好农业节水文章
· 秸秆深加工做成了大生意
· 经纪人牵线搭桥 秸秆有了好出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海大通县

绿色种养循环追溯有“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大通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粪肥还田在线追溯系统于近期在全县实现全面推广应用。

  据了解,大通县作为青海省首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自2023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按照项目管理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结合“物联网+”的信息手段,开发建立了绿色种养循环在线可追溯平台,实现了粪肥还田全程监管,为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提质提效提供了保障。

  大通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为县级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Web应用系统,面向养殖粪污消纳还田的服务经营主体和县级业务监管单位的相关用户。除通过网页端访问外,平台还同步为用户提供移动端的应用服务。

  记者跟随用户进行操作,只见用户仅需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就可以轻松完成粪肥堆沤、运输、还田等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并能够对养殖场的粪污处理与去向、服务主体收集粪污与无害化处理、粪肥还田效果等环节进行追溯。同时,平台要求各服务主体将已完成的和正在实施的任务资料及时上传至平台,由此,服务主体利用系统,县级监管人员通过粪肥还田台账,实现了线上线下“双监管”。

  大通县全面推广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在线追溯系统,对粪污收集处理粪肥还田、粪肥质量监管以及田间监测等环节进行实时信息化监管,确保粪肥来源、去向和利用情况监管不留死角全覆盖,为加快项目推进,强化监管服务,为推动大通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