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40801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 2024亚太水产品博览会暨第六届大连海鲜(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举办 突击整治海上“三无”船舶 图片新闻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彰显 安全保生产 平安添幸福 “白玉蟹”有望成为市场新宠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
· 2024亚太水产品博览会暨第六届大连海鲜(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举办
· 突击整治海上“三无”船舶
· 图片新闻
·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彰显
· 安全保生产 平安添幸福
· “白玉蟹”有望成为市场新宠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见习记者 王婉晴

  近日,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编制并发布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扩大至4490.34万亩,稳定稻谷生产2250万吨,水产品产量416.65万吨,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已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通过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规范化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稻虾、稻鱼、稻蟹等主要种养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业融合方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深度结合,拓展了产业多元价值。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明显,品牌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得益于有利的政策环境、稳固的产业基础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将处于重要发展窗口期。然而,产业仍面临科技支撑不足、产业链条待升级、组织化程度需提高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报告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是巩固和发展种养规模,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路径,规范生产流程,确保资源合理利用;二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升良种供应能力;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的协同效应,拓展产业价值链条,实现多元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