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40727
村里的桥 拾一片乡下月光 《清凉的草原》油画 忙碌的村妇 大理严家大院 一篮月光 第七生产队
  008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村里的桥
· 拾一片乡下月光
· 《清凉的草原》油画
· 忙碌的村妇
· 大理严家大院
· 一篮月光
· 第七生产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拾一片乡下月光

张蓝方

  即便身处城市中,晴朗夏夜的月色仍如水。然而母亲认为银辉月色还得是乡下,尤其是外婆家门前那一方如雪如月的天地。

  母亲赞美乡下的月色,我是同意的。乡下的月光,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质朴,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清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更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情思。如今,当我的目光穿过幢幢摩登的高楼,望见那皎洁清丽的圆月,思绪也会随着母亲一起,寻着回忆里象牙般光洁温润的日子,和乡下月光的踪迹。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乡里的夜晚似乎总是来得更早一些,团团的暗色覆下来,连空气都被压得黑寂寂的。外婆家住在土路尽头联排平房的最后一间,因此在这样的夜里,更加阒静,稠密的夜色就像怪物的嘴,竟有些吓人。

  这样的夜晚里我是不敢往窗外望的,直到有月亮从云缝里露出一半,我才欣喜起来。莹润的月亮射出淡淡的光芒,把眼前的黑暗推离了数尺,把家门口那芭蕉树的影子压在沙地上,风轻轻拂过芭蕉叶时,影子也跟着晃动。于是,风声响起了,树叶吟唱着,虫鸣声也愈发清亮,汇合为由月亮指挥的夏夜协奏曲。我沉浸在这星月相辉映的自然之歌里,看见温润的月光也落在母亲的脸庞,落在外婆的眸里,心便安定了。原来,乡下的月光,是游动在夜色里的。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清朗的夏夜里,外婆常常躺在芭蕉树下的摇椅上,我依偎在外婆身旁,听外婆轻声讲风、讲云、讲星星的轨迹……那时候爱听外婆讲“猴子捞月”的故事,但每次听完总会沮丧,我们真的不能拥有月亮吗?外婆便会笑着说,月亮一直在人们身旁,你抬头便能望见。

  于是我心满意足了,安静下来继续听外婆摇着扇子讲故事。娓娓的声音之下,芭蕉叶也像舒缓呼吸的胸腹一样轻轻起伏,半睡半醒间,一串串星星像是熠熠发光的缆车索道,月亮正乘车滑落外婆的手里。我定睛一看,乡下的月光,是倾泻在外婆手中的蒲扇上的。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不上学的夜晚,在表兄的带领下,黑夜成了我们一群小孩的冒险场,我们士兵出征般穿过猎猎作响的芭蕉林,见一排废弃的水池里,游着许多小蝌蚪。胆大的我们拿出各种瓶罐,要比赛捞蝌蚪。“赛事”正酣时,表妹突然惊喜喊道:“你们看呐,月亮在我手间游泳!”

  多有趣啊,月亮偏偏选了这样一个奇趣的地方,与孩子们玩耍。于是我们蝌蚪也不捞了,欢闹声飞过芭蕉林,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小水罐,想要掬一捧月光回家。你听,乡下的月光,是奔跑在孩童欢乐的笑声中的。

  记忆里的乡下月光,是温柔的,是多情的,也是童趣的。前几天母亲打来电话,说起外婆家门口的芭蕉树成熟了,月光洒下来时一定愈发黄澄澄。在母亲的絮絮叨叨中,我恍然明白:也许母亲赞美和喜爱的不仅仅是乡下的明月,更是思念着月色下有母亲陪在身旁的时光。

  月色最寻常,但总会有一轮圆月,从日日思念的那个地方,缓缓升起来,直升到我的心底最深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