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0725
3公里城乡路沿线产业兴旺为哪般? “腾笼换鸟”激活产业新动能 16万人相聚巴林左旗共襄那达慕盛会 农担“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江西婺源篁岭:经典IP再创新 三本账里看山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中原粮仓的丰收秘诀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3公里城乡路沿线产业兴旺为哪般?
· “腾笼换鸟”激活产业新动能
· 16万人相聚巴林左旗共襄那达慕盛会
· 农担“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 江西婺源篁岭:经典IP再创新
· 三本账里看山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 中原粮仓的丰收秘诀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腾笼换鸟”激活产业新动能

胡立刚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地区,镇、村势必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新的定位,产业更新是不二选择。石太路3公里沿线的产业兴旺,给出了几个方面的启示,值得城乡接壤区域的“三农”工作者借鉴。

  要以构建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的战略思维引导区域产业振兴实践。包括宝山区在内的不少“三农”工作者认为,天平村的产业振兴,得益于引进了新型业态运营团队,培育出相应的新产业。事实上,如果不是区、镇、村积极引入符合市场需求的文体旅产业,完全有可能跟新型经营主体失之交臂。没有构建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的战略思维,石太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美化等投入,大概率无法吸引优质创业团队和经营主体参与共建。

  引进、培育乡村新业态的本质和内涵是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体旅体验需求,专业化是引进团队的首要考量标准。当前,有不少文体旅创业团队入驻乡村,但有一部分是热闹有余、后劲不足,根本原因是他们只善于利用现有的乡村文化、生态、美学等价值,而不擅长挖掘和培育新的乡村空间价值。石太路沿线产业兴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引进的专业团队把乡村视为发展潜力所在而不只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不自觉地形成了差异化产业格局,夯实了生产生活新空间的人、财、物基础。

  城乡接壤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引导乡村产业转型,通过美化城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吸引高质量运营团队共建共享。城乡接壤区域的产业往往以低端工业、商业为主,农业产业则更多的是以共享生态、美学体现价值。石太路3公里沿线践行了“腾笼换鸟”的转型发展思路,通过由点到线再到空间的打造,获得了焕然一新的生产生活空间,这得益于区、镇、村决策管理部门坚定不移地引导乡村产业转型,也得益于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及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高质量运营团队喜爱的生活和创业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