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日期:20240719
黄河之畔起欢歌 以“工”帮扶 以“赈”兴业 分类奖补促进脱贫户稳定增收 湖南开通“绿色通道”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重庆64所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名单公布 江西出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 山西浮山县“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路径 图片新闻
  007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黄河之畔起欢歌
· 以“工”帮扶 以“赈”兴业
· 分类奖补促进脱贫户稳定增收
· 湖南开通“绿色通道”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 重庆64所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名单公布
· 江西出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
· 山西浮山县“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路径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内蒙古突泉县

以“工”帮扶 以“赈”兴业

曾令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

  “河道修好了,安全了也更方便了!”近日,在内蒙古突泉县突泉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东录村小流域治理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作业,工人们正有序填筑碎石,进行砌筑工作,人机齐上阵,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这个项目都是当地群众施工,6月20日开工以来,每天以100米左右的速度推进,预计9月底完工。项目不仅能够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问题,同时也能让当地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一个档次。”该项目负责人赵涛说。

  据了解,突泉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东录村小流域治理项目包含山洪沟治理、双侧护坡、过水路面、河道清淤疏浚以及村内道路硬化路面。项目实施后,可带动东录村20余名村民就业。施工工人张祥久是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的一员,因为有着十几年的工地工作经验,自项目招工开始,他就早早报名,在家等候项目开工。

  “工资是300元一天,现在已经收入5000多元了,还是在家门口工作好,完全不影响照顾家里。”谈起在这里务工,张祥久很是高兴。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与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突泉县积极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将群众就业需求与当地基础设施提升相结合,用好用活以工代赈政策,确保以工代赈取得实效。

  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突泉县小流域治理方面,拟投资143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395万元,包括5个项目,建设地点分别位于突泉镇、六户镇、宝石镇、学田乡、太平乡,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有效减轻项目区当地洪涝灾害,社会效益显著。

  截至目前,自治区累计下达突泉县2024年以工代赈资金2045万元,资金争取数额居全盟各旗(县、市)第一名。共涉及7个项目,主要包括乡村小流域治理、村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升类及种植食用菌产业发展类项目。

  突泉县发改委综合股以工代赈负责人刘元昊介绍:“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除了小流域治理项目之外,还包括道路硬化和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共计750万元,预计可带动务工群众120余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80万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